文化中国行丨距今几百年为何不惧暴雨洪涝?揭秘古村落的生态智慧
创始人
2024-08-14 21:35:34
0

   近期安徽多地遭遇暴雨,尽管雨势强烈,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凭借着明代时期修建的水系布局,使得整个古村落的积水在短时间内很快便排了出去。

  几百年来,当地曾多次受到暴雨以及洪水的侵扰宏村却安然无恙。古老水系的智慧,守护了这个古村的百年宁静。

  古人如何防洪?

  百年古村的“牛形”水系布局

  宏村位于安徽南部,由于这里雨水充沛,早在明代时期,村庄的人工水系设计便巧妙地采用了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桥为牛蹄,屋为牛身

  当暴雨来袭时,遍布村中的水系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利用“牛”的头尾地势落差,将雨水迅速引流到周边的河湖等蓄水设施中。历经数百年,有效避免了洪水泛滥。其中,水圳是“牛形”水系布局中的精华所在。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在宏村,六百多年前建成这些的水圳九曲十八弯穿堂过户,总长度达一千两百多米,当地人形象地把它们比喻成牛肠。这里有个细节,水圳沿途建有很多踏石,它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阻挡过滤水中的杂物,保持水流畅通、水质优良。那么问题来了,明沟里的杂物容易清理,暗渠里的淤泥又该如何清理呢?

  安徽省黄山市徽文化学者 余治淮:几百年前没有现代那样疏通的工具,古人想到的是养乌龟,乌龟最大特点是它要动,它吃微生物,而且它寿命很长,在那个下水道里,它不断爬动,所以那些泥不可能淤积下来,这是古人的智慧。

  浣汲何妨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这些水圳不但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还能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作用。一旦遭遇暴雨洪水,水圳又成了排水的天然通道,将水引流到了村中的南湖和月沼里。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南湖和月沼作为宏村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形象地称作牛肚和牛胃,它们就像两个大蓄水池,将村里的排水尽收其中,不但减轻了下游河道的压力,还能美化村里的环境以及灌溉农田。

  水圳、南湖和月沼共同组成了宏村这头“牛”的消化系统,使得这个古村落历经百年风霜雨雪一切安好。

  安徽省黄山市徽文化学者 余治淮:宏村的水系设计在中国的古村落中是一个特例,在这村子外面这块滩涂地上,把整个的水系布局下来,察看宏村周边的山形地貌,以及村外的水的流势,寻求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一种探索。

  古人如何避暑?

  巧妙利用空气循环的生态“土空调”

  眼下正值三伏天,各地高温来袭,我们通过空调、电扇等现代的电器设备进行降温。可是您知道吗?在安徽的古村落里,千百年前就有了利用自然空气循环的原理而创造出来的“生态空调”,不需要电力能源也能使人感到凉快。古人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巧妙避暑呢?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西溪南村,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被称为“绿野仙踪”的古村落,以其村口特有的一片枫杨林湿地而远近闻名。

  当年西溪南在建村之初,便选择沿河而建,河边栽种成片的枫杨林,浓荫匝地。即使酷暑时节,村中仍凉风习习,舒爽宜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村委会主任 吴志明:枫杨树长势很快,只要十五天左右就能成为一片绿色。夏天这个叶子可以遮阳,我们脚下的水可以把热量带走,所以形成了一个生态空调。

  由于这里特有的生态“土空调”,西溪南村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来此赏景赋诗、避暑纳凉。江南才子祝枝山来到这里创作了《丰溪八景》诗句。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古人珍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村委会主任 吴志明:我们的祖辈们已经定下了一个村规,我们宁可没有柴火烧,也不在枫杨林里面捡一个树枝,一千多年以来一直都保存着这个习惯。

  由于枫杨树的寿命周期较短,当地村干部每年都会带着大家补植枫杨树。如今在西溪南村周边已经形成了一千多亩的枫杨林湿地,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党委副书记 胡剑霖:尤其是旅游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枫杨林湿地承受了比较大的生态压力,所以我们采取了这种轮休的机制,原有的我们的枫杨林湿地有两条参观路线,通过两个月的一轮休,让其中一条枫杨林参观路线得到了这种生态恢复。

  为村庄降温靠“树”,为古宅降温则靠“洞”。始建于北宋时期的西递古村落中,在古宅的地面上,采用打孔的石器作为送风装置。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地下的凉气便由石孔内源源不断涌出。

  利用地下常年恒温的特性,古人设计出了一个不需要电力的纯天然“土空调”,凭借着精湛的工艺以及生态智慧,改善了居住环境。

  古人如何防火?

  徽派建筑的消防营造智慧

  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水患易防、火患难控。古徽州,也就现在安徽省黄山市及其周边一带,地处江南山区,山高林密。在地狭人多,族群集居的情况下,一处房屋着火,很有可能就造成“火烧连营”的场面,这也使得徽派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有了超前的防火意识。

  徽派建筑中,马头墙造型别致,别有韵味,因其形状酷似高高仰起的马头而得名。

  粉墙黛瓦马头墙,民间所称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承载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气质,更是徽州古建筑消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传在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年端午节,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外面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打破了宁静。

  安徽省黄山市西递景区工作人员 徐宁娟:失火了,这时候新任的徽州知府何歆与众人一起赶到火灾现场,火苗往上一烧,一蹿就蹿到另外一家,一烧就连片。拥有高高门墙和山墙的人家,火苗蔓延速度会慢一些。何歆在任期间就不断地推广马头墙。

  于是,当地以每五户人家为单位,共同建造增高的墙头,并将这个方法设为政令全城推行。短时间内,古徽州一带便纷纷建起高耸的墙头用于防火,又称“封火墙”。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专家 程极悦:砖墙砌得超出屋顶,砖是耐火的,这一家失火了,火通过墙就不能过来了。现在这个防火的技术,就从古代逐步继承下来。在中国的建筑史、中国的消防史上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发展,马头墙的审美意义逐渐大于了实用意义,更多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符号出现。沿屋顶坡度叠落而下的马头墙,通常分为两阶式、三阶式,最多可达五阶式,好似万马奔腾,昂扬向上,象征着乡村蓬勃而旺盛的生机。

  据专家介绍,徽派建筑大多采用砖木构造,以砖石为墙,木头为架,因此在建筑内部结构中,古人因地制宜设计出了自然环境下的灭火措施。

  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景区工作人员 罗银娟:二楼的地板上设计了一套自动灭火系统。这个木板的上面是一层小方石砖,中间铺了一层厚厚的干细沙,起火的时候会往上烧,木板烧个洞,这样一来沙子就会掉下来把火给扑灭。这套消防系统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

  如今,为了将徽派建筑中的智慧与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当地编制了《村落徽州徽派民居建设技术导则》,将粉墙、青瓦、马头墙作为构成徽派建筑的主体基调,从功能、建筑形式与风貌、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质等方面提出了设计要求,继承并弘扬了徽派建筑风格。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骁龙下代旗舰SoC命名骁龙8 ... iMobile爱科技9月1日——博主@数码闲聊站 爆料,高通下一代旗舰Soc不叫骁龙8 Elite ...
崇达技术:800G高速光模块印... 证券之星消息,崇达技术(002815)09月0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博硕科技:公司当前未涉及华为及... 证券之星消息,博硕科技(300951)09月0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米兰重磅引援!乔-戈麦斯即将加... 在意甲赛季的关键节点,AC米兰似乎正在为后防线的稳定性进行战略布局。近日,记者Orazio Acco...
碳化硅MOS有哪些优势?-华年... “华年商城”小编为您全面解说碳化硅MOS管有哪些优势: 碳化硅MOSFET,作为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
半导体ETF:8月29日融资买... 证券之星消息,8月29日,半导体ETF(512480)融资买入3.04亿元,融资偿还3.22亿元,融...
卡拉格与基恩解析利物浦:冠军气... 在一场备受瞩目的英超焦点战中,利物浦在客场挑战阿森纳,展现了他们作为一支冠军球队的顽强精神。这场比赛...
午评:三大股指集体上扬,医药、... 1日早盘,三大股指盘中震荡上扬,创业板指一度大涨约2%,临近午盘涨幅有所收窄,场内超3100股飘红。...
英国大臣:美国欧盟都在和中国交... 【文/观察者网 柳白】 据《日经新闻》8月30日报道,英国贸易政策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当天在...
至纯科技上半年营收保持平稳 电... 至纯科技8月30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8亿元,同比增长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