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出门没和邻居打招呼,妈妈会说:“要做个懂礼貌的孩子。”
2、孩子调皮衣服弄脏了,妈妈会说:“小孩子要爱干净,保持衣服整洁。”
3、孩子乱扔垃圾,爸爸会说:“要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
其实,很多时候大人的讲道理没有效果,是因为我们用了无效的方式。
01先“通情”后“达理”
02讲道理不要太直接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这么做不对,你应该按照我的方法来做。即使这个人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也很难一下子就接受他的看法。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听表扬、夸奖的话而不喜欢直接的批评和指示。
所以父母可以采用一些婉转、隐蔽的方法,可能孩子更容易接受。例如,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故事中的人物“讲”道理给孩子听。
03从孩子的角度讲道理
时间久了,孩子会听烦,会觉得爸爸妈妈特别唠叨,有时候听不懂还会被爸妈责怪,这样的话,就会产生逆反情绪,下次就不好好听父母讲话了。父母也会很生气孩子为什么不听话,这样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例如,孩子和妈妈出门见到邻居阿姨,没有打招呼,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先给孩子做个示范,主动打招呼,然后和孩子说:“宝贝你看,妈妈和阿姨打招呼,阿姨很开心呢,你也可以哦,可以选择挥手,或者说阿姨好,这样阿姨也会很开心和宝贝打招呼,还会夸宝贝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