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麦家同名小说改编、陈思诚执导、刘昊然、陈道明、吴彦祖、俞飞鸿、约翰·库萨克主演的电影《解密》正在公映中,相信不少影迷已经看过。
电影已另行评论,今天听我讲一个故事。这是——
一个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叫做容金珍的人的故事。但在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先投降,向容金珍和他的故事投降。
因为容金珍其人其事是不可说、不可叙述的,但又真实存在。我曾经想,作为一个故事,让人信以为真并不是根本目的。但容金珍的故事不一样,因为它确实是真实的,不容置疑的。
为了保留故事原貌,我几乎冒着风险,有那么一两个情节,我完全可以凭想象将它设置得更为精巧又合乎情理。但是,一种保留原本的强烈愿望和热情使我没这么做。
所以说,如果故事存在着什么痼疾的话,病根不在我这个讲述者身上,而在人物或者生活本身的机制里。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痼疾。这是没办法的。
扯远了。你会发现当我在讲述容金珍的故事时,不论是内容或是语言、情绪,都有些怪,扯来扯去的,好像总在离题。还是那句话,病根从不在我这个讲述者身上。
我必须再次强调:这个故事是历史的,不是想象的,我记录的是过去的回音,中间只是进行了一些文字的修饰。
容金珍是个沉溺于幻想中的人,一生都没什么动作,唯一一个动作——破译密码——偏偏又是不可描述的。他也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一生中常人能听到他说话的时刻屈指可数。
我费力在他沉默的一生中,挑拣出四则有他回音的命运碎片。
▲限时5折 单本包邮▲
📃碎片一
他是孤儿。人们叫他“大头虫”。他需要爱,需要受教育,甚至需要一个真正的名字。而这一切都还离他很遥远,直到——
“金珍,但愿你日后做个名副其实的人。”
“好的,做个名副其实的人。”
“金珍,名副其实,就是要你将来像块金子一样发光。”
“好的,像金子一样发光。”
📃碎片二
他成了天才,果真像金子一样开始发光。爱、教育、才华,这些向他涌来,但一涌来的,还有命运屡次三番的作弄——
“金珍,你的上帝没有站在你一边。”
“上帝在我身边,我敢对魔鬼发话。”
📃碎片三
命运选中了他。他成了他人眼中“静默的老虎”,“天上的星星”。他成了密码界的天王,国家的英雄。但命运也紧紧地咬住了他——
“金珍,一定要尽可能选择回头,只要还有一丝回头的余地,马上选择回头!”
“我总是一个劲地往前走,不喜欢往回看。因为不喜欢回望,所以更加一个劲地往前走。”
📃碎片四
命运几乎要咬死了他——
“让这些意外的灾难把你打倒,难道你觉得公正吗?”
“不——!”
……未完待续
一本书的故事
记载下容金珍的故事的,是一本叫作《解密》的书。
显然,前文叙述者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已得知容金珍的故事不是一个“好讲”的故事。
而《解密》也绝非一本“好写”的书,我们将从这本书问世的经历中窥见这一点。
以下是关于《解密》一书的相关记录:
11年——创作这本书所花费的年月
17次——这本书被退稿的次数
120万字——这本书初稿的字数
20万字——这本书最终出版时的字数
命运多舛的传奇——这七个字用来形容容金珍这个人们口中的天才再合适不过,用来形容《解密》这部作品更是恰如其分。
这个小说写了11年,不可能写11年,只不过它经受了11年的折磨而已。经历11年的退稿和修改,这个其实蛮有意思的。说明这部作品在当时是被人抛弃的。反复抛弃,不是一次两次。一次两次可能是一种偶然行为,可能是某个编辑的一个职业水准,但是被集体抛弃,从南到北,从出版社到杂志社,从主编到编辑,从男编到女编,17次。
似乎冥冥之中,命运要让容金珍这个人与《解密》这本书互为对照。
前者在书中呐喊:“难道你还斗争得不够吗?一只笼子在企盼一只鸟。”
后者则在真实世界来回打转,迟迟等不来自己的年代。
当然,《解密》慢慢等到了它迟到的荣光。
简体中文版累计销量超过100万,入选“企鹅经典”文库的中国当代小说杰作,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2014年全球十佳小说之一。
被译为33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近40余家国际主流媒体长评推荐,全球图书馆收藏量第一的中文作品。
而在书中,容金珍的故事还在未完待续,等待读者拼凑起他的命运碎片,破译藏在那些“孤独”与“沉默”中的人生密码。
一个作家的故事
或许是时候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了,麦家。更准确来说,六十岁的麦家。
此时他已经成为中国“谍战小说之父”、茅盾文学奖得主、首位被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已功成名就。
但大部分时候,这是一个“畏惧”外面的世界的人,只想待在文字的麦田里,长久而沉默地守望。
他站在天才作家的背面,毫不避讳自己努力型选手的身份:作息规律、运动健身,每天严格按照计划的字数创作,不偷懒,也绝不放纵。一如田野里孤独的守望者,望着太阳勤恳劳作。
也站在盛名与光环的对面,时时刻刻生活在童年和过去的阴影之下,在一次采访中,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倒霉蛋,自卑、孤独、脆弱、迷惘”。
一如书中的容金珍,在“天才”的光环之下,一遍一遍叩问着命运的肌理和自己的“生不逢时”,也一次次受困与性格中矛盾的真诚与固执。
《解密》是作家麦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命中注定”一般成了他命运的注解。他曾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以一种近乎“固执”的方式表达过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偏爱”。
我几乎固执地认定,《解密》不是一次写作,而是我命运中的一次历险、一次登攀、一次照亮,是我的宿命。它几乎是我青春的全部,我命运的一部分,是我本真本色的苦和乐,也是我文学的宣言和名誉。
我固执地认为,《解密》不是一部间谍小说,它在血面前几乎有洁癖的。如果一定要说它是一部间谍小说,我只能说命运才是我们的间谍。我试图通过容金珍讲述一种人的命运真相,他们迷人的才华可以炼成金,但命运时常将他们熬成一堆渣子。我想说,当一个人完全失去世俗和自我时,命运随时可能做他们的间谍,出卖并践踏他们的人性和尊严。
当容金珍的命运、《解密》的命运、麦家的命运汇集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惊人的、无限接近于偶然的一致性,我们似乎可以在无穷乱数中,窥见命运这道谜题的真正的“谜底”。
所谓偶然,
不过是我们对复杂的命运机器的
无知罢了。
▲限时5折 单本包邮▲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进店选购
下一篇:小学到底该如何鸡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