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七上八下”
而是“七下八上”
是的,你没看错!是“七下八上”而非“七上八下”。
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它还有个学名“华北雨季”。
华北区域的雨季主要出现在“七下八上”,这种现象和副热带高压紧密相关。每年的7月中下旬前后,夏季风随着副热带高压向北推进到华北地区,带来西南偏南或东南方向的水气,受地形影响,在大尺度天气系统及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下,这段时间就会形成明显的降水天气。
“七下八上”雨季的说法一般来说适用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如华北、黄淮地区,东北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部分地区。
北方汛期降雨分配集中,暴雨强度大,来势汹汹。在“七下八上”时间段,北方地区达到降雨的最大峰值。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北方地区降雨量会占到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南方相比,北方雨季看似跨度二十多天,但并不是那种整天“拖泥带水”的降雨。南方虽然雨水多,但分布在数个多雨时段当中。而北方是平时“饥渴难耐”,一年终于等到雨季能吃“饱饭”。需要注意的是,北方对于暴雨的承载能力比南方稍弱。
在“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这一时期也成为北方洪涝灾害发生最集中的时间段。
中国雨季进程
5月上中旬:南海夏季风建立。差不多同时:中国华南前汛期建立。
6月中下旬:中国江淮梅雨建立,华南地区进入旱季;印度季风爆发;南海季风槽移到南海北部。
7月下旬:副热带季风雨带移至华北—东北;江淮地区进入伏旱;南海季风槽移至南海沿海,至夏季风最北位置,华南地区进入后汛期。
9-10月:整个夏季风系统南撤。
参考资料:
中国气象报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