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下降或者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为此,今天我们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听力的小知识。
01
目前存在听力问题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听力语言疾患的人群高达将近3000万之多。而且每年由于感染、药物、噪音、年龄、遗传等原因造成的听力下降患者每年约10万。俗话说“耳聪目明”,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则是通往心灵的道路,是思维的大门。关爱耳朵、保护听力非常重要。
02
了解耳朵的结构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03
引起听力下降的几大因素
新生儿时期:遗传、孕期因素、产程因素
儿童时期:中耳炎、耵聍栓塞(耵聍栓塞)
成人时期:中耳炎伴或不伴鼓膜穿孔、噪音性耳聋、突发性耳聋
老年时期:听觉系统老化引起的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
04
耳部保健小知识
01
避免长时间噪声刺激
尽量避免佩戴耳机及长时间接听电话,避免到太嘈杂的地方,在高噪声环境下,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耳塞。
02
避免经常性掏耳朵
耳道耵聍不需特别清理,少量的耵聍会随着运动时的振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则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避免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
03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部分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对听觉系统有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对高频听力。因此如非必需切勿使用,必要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04
及时关注就医
耳朵发炎或者听力下降时,要及时看医生,不可以忽视。
05
听力下降的处理
病因的处理方式
耵聍栓塞
如果有明确的耵聍栓塞,应在正规的医院进行清理,如同时存在外耳道炎,同期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
中耳炎
如果是中耳炎,应及时按照中耳炎进行规范化治疗,早期的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等,若积液最后吸收不良,建议外科干预。
突发性耳聋
如出现突发性耳聋,建议尽早就医,早期进行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听力。
替代性听力补偿
部分听力下降患者,由于病因特殊或是病程太长,无法进行病因治疗者,因对其现有残余听力进行科学的替代补偿。
根据不同的听力下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听力补偿方式,总体来说,可以选择佩戴助听器(骨导助听器和气导助听器),听觉植入(骨桥、声桥和人工耳蜗等),具体选择哪个助听方式,需要根据病因和听力水平来选择,具体还是要详细咨询医生。
06
听力下降
不进行听力补偿的危害
① 日常交流中听力不够用,影响学习和工作,并且影响社交,儿童容易出现自卑。
② 长时间的听力下降,听觉系统接收声音刺激少而容易出现听觉系统、尤其是听觉皮层的退化,并逐渐引起言语功能的退化,而在老年人群会随之而来的还会引起认知功能的下降。
因此呼吁的是建议有听力问题的患者尽早就医,及时进行干预,对于老年患者尽早进行助听,以提高生活质量及保持听觉系统的活跃。真正做到“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上一篇:办理马来红卡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