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啥别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心理学给出的答案,警醒无数家长
创始人
2024-07-31 18:46:15
0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网上有句话,专门用来形容“神兽归笼”后在家的状态。

说是放假后,从爸妈的心肝小宝贝,到人厌狗嫌的熊孩子,不过短短几天时间。

其实,之所以爸妈“变脸”如此之快,一方面确实是在孩子回家后,所付出的时间和养育成本,多了许多。

另一方面,孩子放假后,身心都会出现极大程度上的懈怠和放松,从而就会给家长的管教,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这其中,尤以“手机问题”最为典型。

而说起这个,我的表姐可能最有发言权。

01.孩子沉迷手机,能将当代父母逼到哪一步?

最近放暑假,正在上四年级的外甥童童,天天软磨硬泡的跟妈妈要手机玩。

表姐一时心软,觉得孩子现在学习压力特别大,玩会儿手机也无可厚非,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事态竟然慢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自从开了这个口子,童童便迅速沉迷其中,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不但连日常的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而且就连之前规律的作息,以及饮食,都被彻底打乱。

这一下,表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边批评教育孩子,一边要求全家人都不能再把手机给童童。

结果没安分两天,新问题又出现了。

有天晚上,表姐起来上厕所,结果发现童童卧室门的底下,透着微光。

稍一思索,表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打开门一看,果然,童童在床上拿着手机打游戏,玩的不亦乐乎,甚至直到妈妈站在他面前,这才反应了过来。

而手机,是童童趁着爷爷奶奶睡着后,偷偷从他们卧室里拿出来的,等到玩尽兴了,再悄无声息的放回去。

眼见如此,表姐一时没能控制情绪,不但冲上去把手机扔在了地上,而且还给了童童一巴掌。

没成想,原先乖巧的童童,看见这一幕,竟然跟妈妈吼着说:“你有本事就打死我,打死我啊……”

表姐说,那一刻,孩子像是得了“失心疯”一样,让她感觉无比陌生。

就这样,原本亲密无间的母子,就因为手机的问题,变得跟仇人一般,开启了漫长的冷战,也把表姐逼的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她想不通,就一个手机,怎么就能让亲子关系出现这么大的裂痕呢?

其实,在手机问题上,表姐的做法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就是通过一味的禁止,来让孩子戒掉对手机的沉迷。

但实际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做反而会导致事态愈演愈烈。

02.为啥说别禁止孩子玩手机?看看心理学怎么说

对于绝大多数家长,只要发现孩子对手机上瘾,难免就会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也就是批评教育,或者直接隔断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来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导致问题日渐严峻。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从心理学角度怎么说吧。

①手机之争,其实是权力之争

对于7—16岁的孩子而言,他们正处于思想独立,渴望脱离父母掌控的年纪。

简单来说,这个年纪的孩子,父母越是反对他们做一些事情,反而越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想要获得的“掌控感”,从而与家长就会开启一场漫长的博弈。

在这场博弈背后,看起来是“手机之争”,实际上确实“权利之争”。

到最后,如果任由这种情况蔓延发展,那么核心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手机那么简单了,而是孩子迫切的想要从父母那里争夺自主权的一场战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家长用常规手段来让孩子放下手机,却让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

②一味禁止,反而会形容更大的诱惑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词汇叫做:禁果效应。

说的是,如果一直去禁止某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反而会更加具有吸引力,获得更多的关注。

对应到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就像心理学家做过的一项实验,在一间房间的桌子上,倒扣着5个不透明被子,将一群孩子分成2组。

一组进入房间后,实验人员没有做任何交代,

另一组却在进入后,被实验人员明确告知,杯子下放了东西,千万不能动。

结果,第一组的孩子根本没关注桌子上的杯子,而第二组的孩子,却对其充满了好奇心,从而有不少都打开了杯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就能明白,当我们家长一味地把手机当做“洪水猛兽”,告诉孩子其中的危害性,禁止他们去触碰,那么孩子就会越发的充满好奇心,从而陷入越禁止、越好奇,到最后越控制不住的恶性循环之中。

03.如何预防孩子沉迷手机?

作为家长,我们都明白“手机之害”,更不想因为手机,让孩子迷失自我、荒废学业,甚至与家长针锋相对。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预防或者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呢?

其实,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只需要两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步,明确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只要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就会通过一系列简单粗暴的方法,扼制这种情况。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就像我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事情,有个小男孩有段时间特别沉迷手机,甚至抢夺妈妈的手机,跟妈妈拳脚相向。

但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原来,这个小男孩刚刚经历了转学,没有建立社交关系,再加上爸爸妈妈平常很忙,根本没有关注他的情绪和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精神匮乏,只能靠玩手机来自我麻痹。

所以说,很多孩子沉迷手机,可能是因为某些东西的缺失,比如说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等。

而这种缺失,就会导致孩子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匮乏感与孤独感,从而只能依靠外物来进行弥补。

其实,就像很多育儿专家说的那样,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而孩子沉迷手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寻求到价值感和满足感,那么手机就不会对其产生那么大的魅力了。

第二步,建立榜样效应,丰富孩子的现实世界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一方面因为家长提供了不好的示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找到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

对此,深以为然。

试想想,如果家长自己回到家里,就抱着手机不撒手,玩的不亦乐乎,那么又怎么能够要求孩子去远离手机呢?

就像知名主持人董卿说的那样:

想要让孩子做到什么,首先家长就得做到什么。

只有我们能够放下手机,把时间用在陪伴孩子、丰富自我,以及丰富孩子现实世界的事情上,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与我们一起,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前进。

正如教育学家尹建莉说的那样:

一个孩子,如果钻在手机里出不来,那是因为手机外的世界,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枯燥。

所以,要想让孩子真切的觉得手机无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体验更多正向积极的事物。

比如大汗淋漓的运动、遨游知识海洋的阅读,以及游览大好河山的旅行,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上更多的美好,不会被手机“迷了心窍”。

最后也希望在这个暑假,家长们都能够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因为,你为孩子涂抹上了什么颜色,孩子就会开出怎样的绚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力威新注册《一种自动识别切换...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博力威(688345)新注册了《一种自动识别切换CAN终端电阻方法软件V1.0》项...
必易微拟斥资近3亿元收购兴感半... 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陈俊杰 并购重组 中汽股份:拟以现金1.11亿元收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
官方回应“男子在桂林漂流点救人...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8月23日,其弟弟在广西桂林龙脊峡漂流点营救一名落水女子时,两人不...
Rapidus与是德科技日本子... 【日本半导体厂商Rapidus与是德科技日本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发2纳米芯片工艺设计套件】8月26日...
曼联转会风云:B费若赴沙特,巴... 随着夏季转会窗口的临近,曼联的转会动态再次引起了球迷的广泛关注。根据《卫报》的最新报道,如果布鲁诺·...
B费变卦!拒绝沙特天价合同后,... 近日,邮报记者Chris Wheeler独家报道,曼联的中场核心布鲁诺·费尔南德斯(B费)在经历了一...
原创 超... 美军F-35战机压境半岛,特朗普却在白宫抛出核裁军话题,逼中国坐上谈判桌。明知中国不可能答应,他为何...
哈佛和MIT科学家联手破解基因...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像调节家里的灯光亮度一样,精确控制人体细胞的各种功能,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哈佛大...
股市必读:阳光电源中报 - 第...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阳光电源(300274)报收于97.01元,下跌5.45%,换手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