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加速汽车智能网联化,汽车正在逐步向“电子产品”过渡;而电子产品的换代周期总是很短,但是汽车仍然是价格较高的奢侈商品,那么汽车所要扮演的角色是电子产品还是耐用商品呢?
同时又要如何判断一款车是否已经被车企放弃?
这是一些汽车爱好者提出的问题,答案并不难得出:OTA的频次与内容是最佳参考。
over The air technology缩写为OAT,意思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爱你对终端设备的数据管理,通俗来说就是“远程升级”。近几年里所销售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普遍将OTA作为一大卖点,在车辆上市之前就会对OTA相关内容进行包装;比如某某车在媒体测试阶段发现某些不足,车企通过OTA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问题并逐步优化车辆使用体验。
同时在车辆上市并正式交付之后的半年或一年之内,车辆也往往会进行多轮OTA,频率一般为每季度一次升级或一到两个月即进行升级。
车辆初期的OTA往往很有看点,许多由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只要有足够的建设性,车企总会采纳并及时通过远程方式进行优化;其内容不仅包括车机多媒体系统功能的升级,甚至包括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所以初期的每一次OTA都会令车主非常的期待,每一次升级离职后都会有一种“用新车”的体验,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谁都希望自己所用的电子产品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变得更加聪明。
一款车如果能按照上市初期的约定进行持续的OTA,并且每次升级的内容都足够硬核,那么这样的汽车产品一定没有被车企放弃;因为研发还在持续进行,基于没有任何工业产品是完美的,车机系统生态是需要持续丰富并优化的,那么研发就有必要持续的进行。反之,当一款车的OTA频次越来越低,升级的内容不够硬核之后,这款车也就快要被放弃了,至少老款车就要被新款车取代了。
原因无需赘述,因为停止了OTA就等于停止了对这款车的研发。
同时也基本等于车企对该车使用系统与整车方案的放弃,虽然车子还有同款的新款在售,可是新老款所使用的系统平台将会完全不同;而车企又往往不愿意给老款车开放升级通道,所以这些车的状态也就非常明确了。
为何要停止对老款车的OTA,又为何不给老款车开放新系统平台的升级?
这也是一些汽车爱好者想不明白的问题,实际很好解读,因为如果一辆车可以通过持续的OTA逐渐变得完美,每一个季度完成一次升级,每一个年度实现一次蜕变——这样的旧车难道不是越用越喜欢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同品牌的新车可就不好卖了,所以适时放弃一些老款车型无非是用于衬托新款车的先进,同时也迫使老车主去换车。
讲到这里相信又会让一些品牌不高兴,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所以您的车有多久没有OTA了呢?想一想吧。面对长期不再OTA的车辆也不用灰心,可以自行尝试“刷机”,有一些车机可以通过“硬刷”的方式用上新系统,只不过可能因没有获得后台校验而无法进行新系统的远程升级,后续只有不断地手动刷机,不过这也算是初级智能汽车的“用车乐趣”之一吧,就像是智能手机普及初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