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育种如何助力畜禽业高质量发展?
创始人
2024-07-19 07:25:31
0

科技育种如何助力畜禽业高质量发展?

探寻天府黑猪的诞生“密码”

姜延志教授在卭崃核心育种场开展天府黑猪新品种选育工作。受访者供图

四川人的童年,总有一盘回锅肉的味道。

三十年前,成都人吃的回锅肉,来自当时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品种——成华猪,它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是由于生长周期长,耗料比高,成华猪逐渐被很多养殖户弃养,到了2000年后,存栏甚至不到100头,比大熊猫数量还稀少。

2014年,邛崃猪场老板张在林找到四川农业大学,想开展成华猪新品种的育种工作。被张在林的诚意打动,川农大科研人员带着一群被“保种”照看的成华猪,从彭州山上搬家,住进了邛崃封闭式的猪舍。饲料中搭配各种营养,定期给猪打B超,时不时还配合分子育种黑科技提档升级……

科技育种给畜禽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我们新培育的天府黑猪一年出栏的种猪有2000多头,商品猪4万多头,产值过亿元……”坐在成都邛崃天府种业创新中心窗明几净的办公区里,张在林说:“不搞科技育种,猪儿卖不到好价钱。”

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天府黑猪的“摇篮”——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探寻天府黑猪的诞生“密码”。

1 市场反馈才是科研动力

全身黑毛,耷拉的小耳朵,滚圆的身躯……这是一群在成都平原生存了将近2000年、差点被外来猪“占领”老家的成华黑猪。如今它们有了一个带有地标特色的新身份——天府黑猪。10余年来,它们被川农大三代“育种人”照护,精心选育,2023年获得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护照”——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2009年,黑猪基本没有市场,我们凭着爱好,出于保种的目的,和成都市种畜场一起开始了黑猪新品种选育。”姜延志,川农大海归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这辈子只专注于一件事——黑猪新品种选育。

“我这辈子写的最重要的科研论文,就是培育出天府黑猪新品种。”姜延志觉得自己做对了,“我们的选育瞄准的是市场,市场的反馈才是我们科研的动力。”

“以前我只会喂猪,没想到搞育种这么难。”曾经,一年拥有1000头核心猪群育种,对私人老板张在林来说真的很疯狂,白花花的银子投进去都是成本,“难的时候,就找朋友借钱。”现在,张在林有近100家专卖销售终端,随时可以收集来自市场的第一手信息,老百姓喜欢吃什么样的猪肉,肥瘦比多少,都有最及时的反馈。

“我们之所以选择跟嘉林公司合作,是看重张老板的坚持。这么多年来,不管白猪市场如何,他都坚持了一件事情,养黑猪。”姜延志说,这也成为他和科研团队坚持开展新品种育种的信心。

2 科研团队都“压”在一线

为了选育出好的黑猪,姜延志曾经摸过一个月的猪肉。为了搞育种,川农大科研团队更是把教授、研究生都“压”在了第一线。在邛崃临济镇封闭管理的嘉林农场,猪儿“最大”。猪猪们的生活场所,有产仔舍、保育舍、配种舍、育肥舍,喂养还有自动料线。

张在林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工作人员进场需要更换衣物,先隔离一天,然后再进场。工作人员的生活物资全部从场外配送,一旦进场几个星期都不出来,“我们科研人员的宿舍就在猪舍旁边。”每天陪着猪睡,要是猪儿生崽了,那就是通宵守候。

育种,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在嘉林农场,猪猪要定期打B超,通过毛样采集进行基因测序分型,甚至科研人员能通过分子育种技术来控制猪儿的肥瘦。“这些必须依靠生物技术,普通的农场做不到。”姜延志说。

被科技技术赋能后的天府黑猪,生长期从一年缩短到了7个多月,瘦肉色泽鲜红,肥肉雪白软糯,炒菜肉香四溢。“我们的猪肉可以卖到30元到40元一斤,在中高端猪肉市场供不应求。”姜延志不无骄傲地说。

而养猪带动的不仅仅是养殖业,还有饲料加工、食品加工、种养循环生态农场等上下游产业。以嘉林生态农场周边的万亩茶园为例,种植户每年用优质猪粪灌溉农田,节约的肥料成本就达400万元。

3 用科技擦亮“川猪”招牌

四川是全国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生猪出栏量常年居全国第一。“川猪”也是四川的金字招牌之一,素有“川猪安天下”之称。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面对日渐增长的高质量肉类市场需求,四川当仁不让,“天府黑猪”应运而生,实现了以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为主要育种素材培育品种“零”的突破,将进一步助力四川优质特色生猪产业发展和擦亮“川猪”金字招牌。

除了天府黑猪,四川的“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肉鸭”两大畜禽新品种也在2023年入选“国家队”,位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名单。其中,“天府黑兔”是我国人工培育的第一个黑色中型肉兔新品种,历时10余年培育而成。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无优质肉兔品种的空白。

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以畜禽种业创新引领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育种平台建设与新品种培育,不断完善畜禽良繁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到2023年,四川省已拥有畜禽新品种(配套系)18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60个(数量居全国第二),构建了四川生猪现代种业5大平台,打造了4个畜禽现代种业园区,建成44个部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40个部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369个种畜禽场、5个区域性种公猪站,培育3个国家生猪种业阵型企业、20家省级畜禽种业骨干型企业、22家省级畜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谭羽清 实习生 邓加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竞艳!两家半导体巨头同日亮出成... 8月28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归母净利润23....
【ETF动向】8月28日华夏国... 证券之星消息,8月28日,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基金(159995)涨7.53%,成交额23.06...
民爆光电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民爆光电(301362)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恒生电子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恒生电子(60057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用于...
25-26赛季欧冠联赛阶段抽签... 直播吧8月29日讯 25-26赛季欧冠联赛阶段抽签,实时更新中。 第一档: 皇马对手:曼城、利物浦、...
二硫化钼 CVD薄膜 MoS2... 二硫化钼 CVD薄膜 二硫化钼(MoS2)是二维半导体材料研究的核心之一,因其在单层状态下具有直接带...
【ETF动向】8月28日广发国... 证券之星消息,8月28日,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基金(159801)涨8.01%,成交额4亿元。当...
业绩增长需求强劲 PCB厂商组...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阮润生 随着半年报的发布,印制电路板(PCB)厂商迎来业绩的兑现。 ...
晶振负载电容与精度的关系 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直接影响数据传输同步、信号采样精度以及系统稳定性。然而,频率精度并非仅由晶体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