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秸秆怎么用?茂名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包袱成财富!
“秸秆从土壤吸收了很多营养物质,全部带走土壤就会越耕越瘦。”7月17日,在茂名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徐培智向种植户分享“土地越耕越肥”的秘诀之一:秸秆高效腐熟还田技术。
信宜市重点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沃土技术。
收割机加装粉碎抛撒装置,水稻完成收割的同时,秸秆也被切碎均匀摊散在田面。无人机喷洒腐熟剂后,旋耕机将秸秆压翻、回填到地里面,加水浸泡,大约10天后秸秆便能完全烂掉。
现场会在信宜金垌镇米场村举办,现场设置的技术观摩吸引了大批种植户观看。“现在有新的收割机,秸秆可以直接打碎回到田里做肥料,对耕地好啊。”米场村卢叔说,以前秸秆很长不方便处理,很多时候只能是焚烧。
秸秆,成熟农作物茎叶以及穗的部分。我国农民对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或直接翻压还田,或田头沤堆制土杂肥,或付之一炬,以此提升土壤肥力。因为改善大气环境的需要,我国自2008年开始禁止在露天焚烧秸秆。
收割机加装粉碎抛撒装置,能粉碎秸秆。
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对于提升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帮助种植户解决农村秸秆难题。
2020年至2023年,茂名市以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为切入点,投入了2600多万元先后在高州市、化州市、电白区和信宜市建设了4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利用模式研究和推广,推动县域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自打造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以来,茂名市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稳定在90%以上。
无人机喷洒腐熟剂。
信宜市重点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沃土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种业科负责人高春亮介绍,依托广东省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信宜市重点扶持4个秸秆还田利用农机服务队,建设了5个秸秆还田沃土利用技术展示基地,服务面积2165亩,建设了15个秸秆还田沃土利用技术示范区,示范面积共2万亩。
针对示范基地农田,信宜农机服务队开展水稻收割+秸秆就地粉碎+灌水泡田+无人机喷洒腐熟剂+旋耕机翻耕+田间水分管理等服务。目前,信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核心区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示范区实现秸秆还田量达到60%以上。
秸秆经过腐熟后的效果展示。
米场村覃姨的田在观摩会展示基地旁,目前已经完成收割。“这个秸秆打得很细小,很满意。”现场看了展示后,她也希望能尽快利用上。
“把稻谷收走之外,把其他都留下来回归农田,对土壤来说是非常好的。”徐培智表示希望能够推广这个技术,这不仅能减碳排放,还可以培肥土壤和提升耕地质量。
今年,广东省建设9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其中茂名市茂南区、信宜市和高州市成功入选重点县名单。这也意味着,茂名市5个县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实现了第一轮全覆盖,高州市、信宜市正开展第二轮建设。
【采写/视频】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郑仙斯 潘丽明
【作者】 邹祥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