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拓展】地震预报那些事儿,什么是地震预警,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技巧!
创始人
2024-07-09 05:41:53
0

地震预警的概念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利用电子信号抢在地震波传播到之前,和地震波“赛跑”,来赢取提前预警的时间,向地震发生地提前几秒乃至数十秒发出警报,让人们迅速撤离。原理简单来说就如同打雷闪电,我们一般是先看见闪电,几秒后听见打雷。其实,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光速比声速快而已。

“预警”与“预报”的区别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地震预警不是通常所说的地震预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破坏性地震已经发生,而对即将到来的灾害抢先发出警告并紧急采取行动,从而防止或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

地震预警的原理

目前,实现地震预警有三种基本技术途经:一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差异;二是利用地震波本身在近处传播时纵波(P波)与横波(S波)传播速度的差异;三是利用致灾地震动强度阈值。

▲我们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而地震波最快的传播速度约是每秒6000多米,显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要慢得多。当强震发生后,在震中附近的地震监测台首先收到了地震波,这时立刻用电子信号向远处地区发出报警,于是在地震波还没有到达,远处地区就知道发生了地震,可立即拉响警笛或采取切断电源、关闭气阀等措施,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纵波与横波都是地震波,为什么要利用它们的传播速度差异进行预警呢?这是因为横波造成的地震灾害要比纵波大得多,而传播速度又比纵波慢,从而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发出警报信息。但是,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较小,纵波约每秒6公里,横波约每秒3.3公里,而且距离震中越近,时间差就越小,发出预警信息就更难。

▲如何利用致灾地震动强度阈值来实现预警呢?核电站通常采用这种方法,通过建立地震动监测系统,当地震动幅度超过给定的阈值时,监控器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安全停堆,从而防止核泄漏。墨西哥、日本、罗马尼亚等国家的一些重大工程,如水坝、核电站等都已建立了地震预警及处置系统。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总体来说,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地区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地震发生频繁。如日本、台湾、墨西哥和美国加州都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二是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地震预警系统对地震台网有严格要求,而且需要与相关行业和部门合作开发,如电视台、铁道部门、工厂、医院等等,都需要装备相应的警报终端,才能发挥预警系统的功效,因此预警系统的部署成本很高;三是设防区域小,预警价值高。日本、台湾面积偏小,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主要在旧金山周边区域。而且,这些防御区域经济相对发达,高科技产业密集,人口密度也大。

地震预警的局限性

尽管地震预警为人类减轻地震灾难带来了一束曙光,但就地震预警的原理而言,又有其必然的缺陷,具体有以下两点:一是受预警范围和时间的限制。预警系统的原理决定了其提供的应急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在10秒左右。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停止高速列车、从电梯撤离、终止或保护关键仪器和设备、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等,但也仅限于此,不能把预警的作用一味夸大。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甚至预警与强地震波几乎同时出现;离震中越远,提供的预警时间越长,但意义也随之削弱;二是迟报、不报或误报。目前,这种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地震预警因为求“快”,对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存在很多迟报或不报等情况。但是,由于地震预测、预报尚处于科学探索阶段,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报的水平与社会需求仍相距甚远。相比之下,地震预警的时间虽短,但其准确率却相对较高。

现在,地震预警系统大体上仍处于摇篮阶段,但发展中的这种系统还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墨西哥城于1991年8月建立了向公众发布地震警报的地震预警系统。1995年,格雷罗地区发生7.3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到达墨西哥城前72秒发出地震警报,为地震紧急处置赢得宝贵时间,大大减少了墨西哥城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日本则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铁路系统紧急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实时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日本的国家地震预警系统也于2004年试运行,当年10月,日本新澙发生7.0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即有效运行,从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是作为墨西哥、日本之后第三个具有公众地震预警技术能力的国家。我国于2010年开始地震预警系统的技术攻关,2011年建成福建省地震预警示范系统,2015年6月批准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2018年6月批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和试运行。

【典例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答案】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解析】 第(1)题,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可以直接判断出图中西北部有一高压系统,中部有一低压系统。第(2)题,由图可知,T时刻北部的冷锋锋面并不完全与低压槽吻合,说明该冷锋不是与低压系统相伴形成的,因此在T时刻之前应该是2个冷锋,1个暖锋,共3个锋面。原因一方面从低压中心冷暖气团的辐合角度来解释,另一方面从北部冷空气南下来解释。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点位于暖锋的锋前,因此P点将经历暖锋过境天气,即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和阴雨天气;之后又会经历冷锋过境,即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第(4)题,注意题目限定词“该区域春季”。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春季该区域升温快,而且此时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则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且春季为冬季风与夏季风的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大气运动快,因此天气系统活跃。

【典例2】

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

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

2.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C

【解析】1.由题干“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可知,机尾部凝结的云不容易扩散,所以处在逆温层之中,B正确。受强紫外线照射对飞机尾部凝结的云长时间存在没有影响,A错误。强烈对流运动,加速云的消失,C错误。受冷锋云系挤压,风力较大,云易消失,D错误。故选B。

2.由图中等压线图,甲位于995hpa低气压中心附近可知,此处是锋面气旋,甲地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技巧点拨】

1.锋面天气特征

(1)冷锋与暖锋

(2)典型准静止锋

2.气旋和反气旋

判断指标

气旋

反气旋

气压分布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气流垂直运动方向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水平气流运动特点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北半球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

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

对我国的影响

夏秋季节台风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

伏旱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干燥

3.锋面气旋

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冷、暖气团频繁相遇,锋面系统活跃,当与气旋系统结合时,形成锋面气旋。受气旋辐合上升气流影响,锋面上的气流上升更加强烈,往往带来云雨甚至暴雨、大风天气。

(1)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的中心一定是低气压中心。

(2)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所在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致。

(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锋面气旋主要形成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4)成熟的锋面气旋系统往往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即“左冷右暖”判断原则。

4.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判断方法

(1)图像法——把握等压线分布图的特点

①依据等压线分布,判断气压场类型,确定天气状况:

a.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c.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晴朗天气。

d.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阴雨天气。

②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及疏密状况,判断某地风力、风向:

a.风向:依据等压线数值变化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南半球将其左偏,北半球将其右偏即可。

b.风力: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反之则大。

③依据等压线弯曲或符号,判断锋面类型:

a.锋面多出现于低压槽位置,在一个低气压中往往偏右侧的低压槽上形成暖锋,偏左侧的低压槽上形成冷锋。

b.从符号上看,锋线上标黑三角的是冷锋,标黑半圆的是暖锋。

(2)特征法——把握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天气系统

冷锋活动

暖锋或准静止锋

台风活动(气旋系统)

高压控制

锋面气旋活动

天气特征

大风、降温、阴雨天气

连续性

降水

沿海地区风暴潮、大风、特大暴雨天气

晴空万里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上多降水

【变式演练1

我国南方地区春季经常出现室内地板、墙体等物体回潮出水现象,称为南风天。南风天出现的条件是室内物体温度低于空气露点(露点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是广州市某地2012年2月11日20:00至16日19:00室内地板温度、气温、露点逐时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最有可能出现南风天的大致时间范围是()

A.11日22:00-12日11:00

B.12日11:00-13日18:00

C.13日18:00-16日00:00

D.16日00:00-16日19:00

2.下列对南风天的认识,符合实际的是()

A.南风天时,墙壁上的水珠来自墙壁本身

B.南风天时,人们的直观感受是室内温暖,室外冰冷

C.从天气系统角度看,南风天属于冷锋天气

D.当空气露点低于室内温度时,南风天就会逐渐结束

【答案】 1.C2.D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南风天出现的条件是室内物体温度低于空气露点”可知,当露点高于室内温度是,就出现回南天。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3日18:00出现露点高于室内温度,一直持续到16日01:00,说明期间为回南天,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风天时,墙壁上的水珠来自空气,A错误;南风天时,人们的直观感受是室内冰冷,室外温暖,B错误;从天气系统角度看,南风天属于暖锋天气,C错误;当空气露点低于室内温度时,水汽不再凝结,南风天就会逐渐结束,D正确。所以选D。

【点睛】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变式演练2】

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直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是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3题。

1.“锢囚低涡”形成过程中()

A.渭河平原麦收正忙

B.四川盆地阴雨连绵

C.云贵高原草木枯黄

D.江汉平原气温骤降

2.贵州北部的“锢囚低涡”强度小,降水量大的原因()

①受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②本地暖气流及东支回流湿度较大

③上升气流强烈④“低涡”控制时间较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

A.风速增长

B.气温升高

C.气压升高

D.温差减小

【答案】1.D 2.B 3.C

【解析】3.根据图片信息,“锢囚低涡”形成过程中,需要两股冷空气南下到云贵高原,此时渭河平原位于高压中心,气温低,不可能收麦正忙,A项错误。四川盆地此时在高压控制下,大部分地区天气较为晴朗,B项错误。云贵高原还未收到了冷空气影响,并且由于纬度低,不会轻易出现草木枯黄的现象,C项错误。江汉平原此时冷锋已经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项正确。

4.根据题意,贵州北部的“锢囚低涡”强度小,降水量大。强度小,说明冷暖气流的强度较小,不存在较大的温差,①正确,③错误。而降水量大,则是空气湿度大并且持续时间长,②④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5.“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收到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速降低,上升气流减少,日温差增大。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变式演练3】

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1~2题。

1.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

B.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

D.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

2.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2.C

【解析】1.锋面位于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应该向西北移动,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锋面向西南移动,东北风来自高纬度,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米-2.0米之间,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米-2.5米之间。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以东北风为主,不是西北风,锋上是西南风,A错误。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由偏北风变为西南风,锋上西南风,B错误。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C错误。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D正确。故选D。

2.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C正确;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冷锋过境,A错误;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符,B错误;由④图可知时乙风向为东南风,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

【变式演练4

2021年5月14日20时39分,武汉市蔡甸区突发龙卷风,导致部分房屋受损、大量树木折断,多名人员伤亡。龙卷风是一种不常见的、小尺度、突发性的天气系统,一般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影响范围较小,但旋转速度特别快,能把地面的物品卷扬到空中,是一种比较强的灾害天气。据此完成1~3题。

1.有利于龙卷风形成的条件有()

①暖湿空气交汇提供对流条件②高空、低空不同方向的强风③降温幅度大的晴朗夜晚

④地形较平坦,利于气流旋转⑤多山地,狭管强风易生成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④⑤

2.下列正确反映龙卷风的形成顺序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3.当龙卷风发生时,以下自救方式合理的是()

A.在野外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B.行驶时,沿与龙卷风路线平行方向行进

C.如在室内,躲在迎龙卷风方向墙壁处

D.在野外时,应抱住大树、木桩等固定物

【答案】 1.C2.B3.A

【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龙卷风是一种不常见的、小尺度、突发性的天气系统,一般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影响范围较小,但旋转速度特别快,能把地面的物品卷扬到空中,是一种比较强的灾害天气。龙卷风的形成需要有冷暖湿空气交汇提供对流条件,也要求高空和低空有不同方向的强风,还需要有较平坦的地形,①②④正确,C正确。降温幅度较大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风力较小,③错误,AD错误。山地地区摩力较大,对风力减弱作用较大,不利于龙风的形成,④错误,B错误。故选C。

2.据材料信息“龙卷风是一种很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的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可知,冷暖湿空气交汇,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辅合,即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气旋的同样过程,形成龙卷核心;龙卷核心中强度足以使龙卷一直伸展到地面;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风,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由所学知识可知,野外遭遇龙卷风时,以最快的速度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一个低地趴下,A正确。驾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不要沿与龙卷风路线平行方向行进,应该与其路线垂直,B错误。如果人在室内,要避开窗户、门和房子的外墙,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小房间内抱头蹲下,C错误。遇到龙卷风时,一定要远离大树、电线杆、简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D错误。故选A。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