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试图证明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级文明,但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人类是否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级文明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从锕系元素异常丰富的恒星到神秘的“WOW”信号,再到突然消失的恒星,这些都暗示着宇宙中曾经或者仍然存在着其他智慧生命。
那到底这些迹象是否支撑起宇宙中存在外星高级文明的可能性,又是什么迹象让人接近了一步宇宙之谜的揭晓?
1952年,太阳系外的一颗恒星对射电观测器发出了一种可见光和无线电颗粒光分布,这种恒星是铀系元素的世界。
两年后,天文学家对这颗恒星进行了更深入的观测,发现里面不仅有铀,还有其他的重元素,这些重元素大部分在地球上都是不可见的锕系元素。
后来这些铀类物质被称作“铀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在宇宙中探测到的“铀星”也是越来越多,天文学家逐渐发现了锕系元素异常丰富的恒星。
这些“铀星”似乎成为了一个巨大谜题的秘钥,有人认为这些锕系元素可能是面向宇宙开发其他恒星系的外星高级文明所留下的痕迹。
自从在1943年,由于铀元素的延长衰变时间,天文学家就一直在寻找自然界中能满足这种特殊条件的铀类元素,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结果。
但是在发现了“铀星”之后,人们才在这些锕类元素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些类似本可以诞生的元素,这也让科学家们仔细思索是什么能够在这些恒星体系中的巨浪中产生这些重要的元素。
有个天文学家认为,这些锕类元素可能是在和火星大小的天体相互撞击的时候才能够从恒星体系中被释放出来,而这些巨大的天体恰好又能够拥有锕类元素的出生条件,所以才会有锕类元素这种物质产生。
然而,这种猜想也被一些天文学家质疑。
在科学家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个富有幻想性的猜想是宇宙中曾经存在钚世界,这些天体是由钚类元素形成的,然而这种天体在宇宙中并没有被人类发现。
但是这种天体在科学家们看来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人们并没有在宇宙中发现,这种天体可能是因为钚类元素在太空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可能只存在于一些特殊的恒星体系中,也或者是由于研究所产生的锕类元素只是冰山一角。
目前,关于“铀星”很众的猜想中,只有外星高级文明扩张生存范围留下的痕迹这种可能性是没有被人能够推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越来越相信宇宙中曾经或者仍然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的可能性。
1977年8月15日晚上,一个叫做弗兰克•德雷克的天文学家在对天空进行观测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种特殊频谱的无线电信号,这种信号从弗兰克•德雷克观测的射电望远镜中传递了72秒。
后来德雷克将这种信号写到了笔记本中,并且在最后注明了一句“WOW”,精简地概括了他当时的惊讶之情。
这种信号在之后的几个星期并没有被人类再次观测到,人们认为这个信号可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才让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但是经过之后科学家们的不断观测,这种信号再次被观测到,而且这次观测时间是37秒,所以科学家们排除了人为干扰的可能性。
这种特殊频谱的无线电信号从人类发现他们第一天开始就是一直在搜索的信号,但是人类也从未想到过他们竟然会真的找到。
因为这种无线电信号常年被用来发送远距离通讯,但是如果信号被观测到,那么必定意味着这个信号来自很远的地方,因为是外星高级文明所使用的无线电特征信号,所以被称为“WOW”信号。
这种信号来源至今没有解开,也没人再次观测到这种信号,所以人们对“WOW”信号的来源只能进行猜想,但是最主流和最有可能的猜想就是这种信号可能是外星高级文明通过无线电发出的讯号。
收到这种信号的天体观测的位置是很接近人类所在太阳系的火星。
之前,另外两颗能够收到来自火星的无线电通讯的天体已经进行了观测,所以这次观测也自然而然的加入了观测名单,后来就在“WOW”信号被观测到。
这也让弗兰克•德雷克和他的同事们非常开心,因为他们认为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碰见了来自地外文明的一颗恒星,外星高级文明确实存在。
但是,由于只观测到了一次,他们无法确保这种信号的来源,所以不得不放弃了这种观测的机会。
当时观测的仪器和设备还不够先进,所以“WOW”信号便再也没有被观测到,这也让科学家们对外星高级文明的信号产生了怀疑。
每一种无线电特性的信号都有一定范围的,但是“WOW”信号的范围就如同他的特性一样,足够让人类对宇宙产生畏惧,因为“WOW”信号的范围能够覆盖火星到木星的距离,然而人们通常发送的无线电波的范围大概只有地球到火星这么远。
所以人们对这种信号的产生也陷入了困境,因为人类对于机器的理解能力远比不上宇宙的广阔,所以人们对“WOW”信号的产生只能进行猜想,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让人类完全信服的理由。
有一颗星域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这颗星域充满了大自然奇迹,星域的名字叫做SGR 1806-20。
2004年12月27日,SGR 1806-20出现在这颗恒星体系的另外一颗恒星爆炸了,这次爆炸的能量足以覆盖人类所在的几十光年范围。
在接收到这次爆炸的消息之后,人们仔细观测了这颗恒星体系,发现这次爆炸的能量是在0.2秒内释放完的,而且这颗恒星体系的磁场也异常强大,阻碍了这次能量来自几百光年的空间中的星尘能够运动,导致人类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观测。
但是,这种现象在宇宙中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吸星大法”是一种“冷冻”状态,能够让星域内的物质在相对较低温的状态下运动,但是这种状态会让这颗恒星的内部物质逐渐被冷冻,导致这颗恒星逐渐消失。
这种“冷冻”一般就会发生在阳光所照不到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恒星的内部物质会被冷冻,但是由于恒星内部物质的自转,所以也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恒星表面的物质重新熔化,所以整个恒星体系就像是一个动态的熔炉一样。
但是有一颗恒星体系却突然在2018年消失,让人们感到震惊。
这颗恒星体系就是“KIC 8462852”,它其实并不出名,直到2011年,它突然因为怪异的褪色现象而倍受人类关注。
当时有一个天文爱好者在对“KIC 8462852”进行观测的时候,发现这颗恒星突然出现了褪色现象。
这种褪色,其实在现代观测技术中,已经有人制造出掩星材料,能够让人类利用这种材料运用大量的理论进行观测,但是在清晰的观测范围中依旧无法看到这种褪色。
这种褪色还有没有其他解释,但是在这个褪色周期之后,这颗恒星突然消失了,而且“KIC 8462852”是一颗距离人类所在太阳系非常近的恒星,所以人类利用先进的观测技术也无法对这颗恒星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观测,也无法得到这颗恒星最后的结局,也不知道这颗恒星到底是为什么消失了。
但是科学家们仍然对这颗恒星体系产生了猜想,认为这颗恒星的消失可能和外星高级文明有关。
这个猜想产生的原因就是“KIC 8462852”在之前的褪色周期中,出现了不规则的褪色,而且这种褪色周期和人类对外星高级文明的猜想十分相似。
但是这种猜想未被证实,但是人们的确在“KIC 8462852”中发现了像是尘埃遮挡的痕迹,但是由于这种痕迹是人类利用现代技术判断出来的,可能会有出错的风险,所以这种痕迹也没有得到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