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深中大桥开通,会对深圳的创投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作为长期需要“预判未来”的创投人,他们又会有哪些建议?南方日报联合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邀请3位创投人针对深中大桥的开通,进行了同题采访。
三位受访者都已经看到深中通道对于创投机构扩大投资和募资的空间扩大,对于被投企业也将带来降本增效的价值。
他们更看到整个珠江西岸的产业制造优势,未来可以承接东岸的科技创新溢出,进而带动整个大湾区向前发展。抑或是企业可以在珠江东西两岸都市圈的格局下,分梯次有序铺排自己的生产要素。
面向未来,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孙立清建议,两地政府可以互通互认,尤其是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互通互认,真正把珠江两岸的创投生态融为一体。
广东中科氢投管理合伙企业/广东伯清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原本业务就覆盖深中两地,曾经饱受奔波之苦,深中通道至少会大大降低机构现有的沟通成本。合伙人朱怡捷同时也建议,相关行业协会可以共同制定一些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产业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更合理地全域匹配流动。
力合基金原深耕深圳逾20年,见证过大量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常务副总经理、合伙人冯志伟认为深中大桥的开通不仅可以降低深圳创新创业的门槛,在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同时,还能够让员工安居乐业。他建议,深中政府不妨参考上海和昆山,降低通勤成本,提高通行效率,共同完成对两地创新企业的支持。
以下为创投机构观点。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 秘书长 孙立清
深中通道的开通有两层意义:
一个是站在整个大湾区的高度来看,深圳是科技创新比较领先的,对周围的城市有带动作用。粤西的中山、珠海以及佛山,是产业制造重镇。深中通道开通之后,科技创新对周边城市的牵引和溢出,会带动整个大湾区向前发展。
另一个是站在创投视角来看,当下很多创投很多是拿了各地政府配资和招商引资的资本,我们希望大湾区未来是可以互通互认的。
未来从深圳去到中山、珠海、佛山去募资和配资,配合当地产业的发展,会大大提速,方便很多。那么整个基于粤西创投的交流和各方面的来往,也会很大程度提高效率。所以我们也非常看好新中通道,这个对大湾区,对深圳的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思考/建议:
深中未来还是要做好产业的协同,产业的有序转移,还有两个城市之间的互动。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中山也是产业重镇和腹地,未来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可以协调互通互认,加大深中两地的这个更多产业,乃至科创领域的共同发展。
广东中科氢投管理合伙企业/广东伯清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合伙人 朱怡捷
我们公司的定位就是联结深圳和中山两地的差异化生产要素资源,助推两地经济增长。所以,我们的合伙人既有中山的,也有深圳的,团队也是分布在深中两地办公,深中通道的开通对我们是有直接帮助的。以前线下开次会就需要两个多小时,以后行程会缩短至少一半,公司内部交流便利很多。
从行业角度来看,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效果的改善。我们本身也是两地项目都会看,两地投资人之间也会互相推荐项目。当前投资人出手普遍比较谨慎,也更需要共同提振市场热情。深中通道的开通,让更多中山的好项目,被更多深圳机构了解,也会让项目方和投资人之间沟通更充分,提升好项目的存活率。
如果视野更开阔些,深中通道的开通,和深圳连接更便捷的,不仅是中山,还有中山、江门、珠海等珠江西岸城市。这些城市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土地等生产制造要素成本较深圳也更低,一些对耗能更高的产业,或者偏化工类的项目,在深圳已经无法做生产制造,可以和深圳在垂直的产业链条上形成互补。
深圳的优势在于研发创新,加上中山的生产制造优势,大湾区企业的整体成本优势就会更加明显,对企业发展就会非常有利。
思考/建议:
两地主管部门,包括相关的行业协会,可以携手共同制定一些协同发展,利益共享机制,相信能够更好促进产业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匹配和全域流动。
如何在资本领域支持产业发展,尤其是很多产业基金,不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去匹配和协同,是当前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
力合基金 常务副总经理 合伙人 冯志伟
深中通道对创投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因为创新企业在深圳是比较多的,而创投作为创新企业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活跃因素,作为深耕深圳20多年的创投公司,我们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目前深圳的高房价、高地价以及人工成本,对创新创业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我相信有很多的创新企业,会把生产以及一些低层次的研发技术转移到中山,让这些要素能更有效地按区域分批次进行配置。
我相信未来很多创新企业的格局,会是“前店后厂”的配置,深圳作为“店”,高端的研发和市场放在深圳,其他包括运营和生产,就可以放在中山,这样既能让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运营,又可以让更多员工安居乐业。
思考/建议:
期待能有效降低通勤的成本,提高通行的效率,我想两地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大力推动。我们或许现在可以借鉴上海和昆山的格局,互利互惠,一起对完成对创新企业的支持。
【策划】卢韵如
【采写】邱永宽 卢韵如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