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尹云:“人想王荆产佳,此想长松下当有清风耳①。”
【注释】
①刘尹即刘惔。王荆产:王徽,字幼仁,小名荆产,曾任右军司马。祖父王乂为平北将军,父王澄任荆州刺史,是放诞不羁的人。这一句暗示出身名门,世代官宦人家,儿子不一定优秀。后世用“长松之风”作为称美名门后裔的典故,可能也与刘惔的初衷不可吻。
【译文】
刘真长说:“人们想象王荆产人才出众,其实这等于想象高大的松树下定会有清风罢了。”
【读书感悟】
我们来看一下王徽的家族史,也属于琅玡王氏,曾祖父王雄深受曹丕的赏识,担任幽州刺史;祖父王乂是西晋将领,官至平北将军,叔祖王浑担任过曹魏的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到了父亲一代,家族更加壮大,大伯王衍官至太尉,父亲王澄任荆州刺史。王衍特别看重王澄,将他和王敦、庾敳放在一起比较,并说:“阿平第一,子嵩第二,处仲第三。”王澄强于庾敳,庾敳又强于王敦。王徽还有一个堂叔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王徽是王澄的第二个儿子,但因为长子王詹早夭,实际上是王澄的唯一儿子,也受到了家族的良好教育,并官至右军司马。
刘惔这句是什么时候说的,我没有考证。如果是王澄还在世时,以东晋讲究门阀,王徽的家族背景无疑要比刘惔显赫,但刘惔因看不上王徽而有此评价,则刘惔是真敢说,而王徽也真有可能是蒙荫祖业成玩家。如果发生在王澄被王敦所杀之后,王敦与王导是兄弟,刘惔因王导赏识才得以升迁,刘惔看到王敦杀了王澄,为了向王敦示好而评价王徽就有点落井下石了,是否客观也要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