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塘头基地,一片绿意盎然的豇豆正蓬勃生长,这里是深圳豇豆安全生产的示范基地,也是深圳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近日,“数字+轻骑兵”深圳豇豆专场田头课在此举行,旨在通过专家的现场授课和实操演示,帮助广大豇豆种植户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共同推动豇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期田头课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协办,紧密贴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组织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张白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实验师肖泽苗,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平东,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袁文静等专家进行课程分享,他们从豇豆种植技术、暴雨防范措施、病虫害防控、农残检测等多角度出发,向农户们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农业知识和操作技术。
豇豆栽培模式与农艺措施深度解析
塘头基地内主要采取三种主流的豇豆栽培模式,即露地栽培、平棚栽培以及在拱棚栽培基础上结合防虫网的新型改造模式。“棚内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区别在于棚内栽培能有效防止病虫害,还可以减少一半的竹子用量,农药和人工都得到了节约。”农户李祝宗结合自身的种植经验,分享了棚内栽培的显著优势。
在种植技术方面,张白鸽提到了土地选择和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她建议,农户在种植豇豆时,应选择排水良好、土质适宜的地块,并采用起垄覆膜种植的方式,以预防后期降雨对根的伤害。此外,她还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豇豆种植中的应用,并纠正了农户们在施肥方面存在的常见误区,提倡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条件合理施肥。
在高温季节,最关键的是要进行控旺管理。如果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将对后续的花芽分化和花苞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也容易诱发病虫害。张白鸽表示,控制水分促进根系深扎和合理施肥避免徒长、农艺管理协调营养和生殖生长是控旺管理的核心,一定要予以重视。随后,张白鸽和李志忠还一起探讨了在设施栽培中通过打侧枝和打顶来控制豇豆徒长的经验,为种植户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导。
设施栽培中的网棚和拱棚各有特点,需要特别注意搭架方式、品种选择和播期调整。张白鸽特别提醒农户注意棚内光线较弱可能带来的旺长徒长导致开花结荚性降低的问题,并表示在豇豆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补充钙和硼元素。
绿色防控,确保豇豆健康
潜叶蝇、豆荚螟、蓟马等虫害以及立枯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是影响豇豆生长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李平东提醒,在豇豆的整个种植过程中,虫害对豇豆的产量、品质以及农药残留影响较大,农户们要高度重视,做好早期防治。
针对豇豆的虫害问题,李平东和农户李祝宗现场展示了基地内的多种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包括挂蓝板和黄板诱捕蓟马、蚜虫和粉虱,以及使用性诱剂专一性诱捕豆荚螟等害虫。“蓝板的放置一般是一亩地放20张,在苗期的时候,放置的高度是在生长点往上20厘米左右。性诱剂的使用也是高效防控的一部分,一亩地2~3套,高温天气20天更换一次。”李祝宗说。
此外,在豇豆种植过程中,尤其是在种植前,铺设银色和黑色双色地膜可以防止害虫化蛹和羽化,并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在科学用药方面,李平东提出了“治花不治荚”的指导方针。他建议农户们在开花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而在结荚后则尽量减少用药,以确保豇豆的品质和安全。
农残速测,守护豇豆安全
农残检测是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一道重要关卡,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具有关键作用。“对于成熟的豇豆,我们首先抽取6~8条样本,取样时需注意有泥土要擦干净,去除杂质、切掉头部和尾部,接着将其剪成约一厘米的小段并混合均匀以便进行后续缩分操作。”肖泽苗详细介绍了豇豆的取样方法。
肖泽苗还现场演示了豇豆样品提取和检测卡的使用过程。她详细介绍了样品的提取过程,以及在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检测卡的使用上,肖泽苗提醒,不同品牌的检测卡,对于不同的检测参数,在使用上会有差异,因此农户们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购买和使用农残检测试剂盒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保证,有相应的合格证和质检或技术评价报告,并注意产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豇豆产业升级:深圳农技轻骑兵在行动
课程最后,袁文静分享了深圳市农技轻骑兵在服务豇豆产业方面的成效和经验。据她介绍,深圳虽耕地面积有限,但深圳农技服务轻骑兵团队通过精准推荐优良品种、推广先进安全种植技术、建设农技服务轻骑兵田头小站以及加强豇豆安全种植监管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助力豇豆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深圳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为豇豆安全种植保驾护航。目前已完善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体系,线上培训平台“深农云驿站”有近700节课供农户选择,其中不少关于豇豆安全种植的课程。另外利用省“粤农技”“粤农友圈”等线上平台,帮助农户们便捷地获取技术指导,实现与技术专家的良性互动。此外,还通过深圳本地农业投入品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深圳农技服务轻骑兵开展了数字化农技推广服务相关工作,实现农技推广的数字化转型。
袁文静的分享充分展示了深圳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未来,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积极打造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为实现农业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本次田头课围绕豇豆绿色安全生产展开,全省各地市农技部门组织发动了收看,线上收看人数突破30万。
南方+记者 彭琳 黄进
【作者】 彭琳;黄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