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手术难免会在人体留下创口或疤痕。
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增多和丰富,在关注肿瘤治疗规范化、安全性的前提下,人们不仅追求更高的治愈率与生存期,也对“美”有了更高的需求。由此,结合整形理念的保乳手术、乳房重建手术、腔镜、机器人重建手术等应运而生,让患者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可以更美好地生活。
如今,我们可以将手术切口很好隐藏,同时,针对外露部位手术后产生的疤痕,也可以进行有效地预防治疗,更好满足人们对疗效和美观的双重需求。
疤痕如何产生
人体的疤痕有两个重要成分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而伤口的愈合分为 3 个阶段。
炎症期 (48 到 72 小时 ),血痂形成,白细胞聚集打扫战场,“战后重建”成纤维细胞。
增殖期 (72 小时—7 周或更长 ),大量的新生血管,为成纤维细胞输送养分,成纤维细胞迅速增殖。
重塑期 (2 个月—6/12 个月 ),成纤维细胞数量开始变少,血管开始退化,疤痕内部形成一种新的平衡。
这些因素影响疤痕形成
皮肤张力 :包括皮肤组织缺损程度引起的外张力和皮肤组织本身固有的张力。张力大、活动多的部位容易发生增生性疤痕,如下颔、胸骨前、三角肌、上背部、肘、髋、膝、踝关节,足背等。
年龄 :青年人,特别是 10-20 岁发生增生性疤痕比率最高,主要因青春发育期组织生长旺盛,创伤后反应性强,加之皮肤张力大所致。
皮肤色素 :黄种人增生性疤痕发生率是白种人 3 倍,因其真皮组织厚、胶原蛋白密度大、黑色素丰富、皮脂腺数目多,所以疤痕形成和消退需要更多的时间。
感染 :反复感染、长期创面外露,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容易发生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异物落入创面 :灰尘、滑石粉、纤维以及毛囊、皮脂腺、汗腺残留均可以引起组织反应,导致疤痕增生。
手术切口与皮肤的角度:垂直于皮肤的切口,愈合后疤痕最细,倾斜的角度越大,真皮的疤痕就越宽,皮肤畸形就越明显。
家族倾向 :疤痕体质。
手术疤痕可以预防
为减少或减轻手术产生疤痕,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
术前精心设计 :切口尽量选择隐蔽的、顺皮纹方向及设计皮瓣以减少切口张力 ;切口组织与皮瓣的保护。
术中精细操作 :精细减张缝合,减轻切口张力 ;杜绝感染 ;切缘良好血供 ;减少异物影响 ;充分止血 ;少切口减少二次创伤。
术后精细管理 :外用减张器,使用抗疤痕药物,日常防晒。
饮食方面也应注意,包括 :忌烟酒。酒精会加速疤痕生长,引起疤痕的疼痛和瘙痒 ;减少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其会导致油脂分泌旺盛,刺激疤痕出现炎症反应 ;避免摄入易过敏食物,刺激疤痕过度增生 ;避免过辛辣食物。
有效治疗 减轻疤痕
在疤痕的不同时期,对不同大小、类型的疤痕,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减轻疤痕。
增生期 :(一般 3-6 个月):疤痕因毛细血管充血表面呈红色或紫红色,局部增厚变硬,常伴瘙痒、疼痛,此时以预防为主。硅凝胶是预防疤痕增生的一线用药,结合应用弹力套配合疤痕贴进行压力治疗。
消退期 :(半年左右,部分可达 1-2 年或更长):疤痕充血减轻,表面颜色变淡,逐渐软化、平坦,可继续前期治疗,加速疤痕消退。
成熟期:疤痕变软变平,色泽接近正常皮肤,处于稳定状态。此时仍比较明显的疤痕可采取激光治疗、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 5-FU,结合应用弹力套配合疤痕贴进行压力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或较大的疤痕则需行手术切除,根据疤痕大小及部位决定是直接切除缝合,还是采用皮瓣转移、扩张皮瓣或植皮修复。
不同疤痕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瘢痕疙瘩 :小型疤痕疙瘩(直径< 2 厘米)首选 5-FU 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当疤痕平软后再辅以硅胶制剂及压迫疗法等预防复发。出现复发者可重复药物注射,仍无效则需考虑手术切除。中、大型疤痕疙瘩(长 2-10 厘米宽 <5 厘米,切除后可直接拉拢缝合)及耳部疤痕疙瘩首选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超大型疤痕疙瘩目前的治疗效果不佳,其切除后需采用皮瓣或植皮修复,会产生新的创面。
萎缩性瘢痕 :可采取激光、自体脂肪移植、皮肤磨削、注射等方法。
总之,当形成疤痕之后及时到专科医生门诊咨询,及时了解自己疤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陶静)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