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交运维时代,轨道减振商如何转型布局?
创始人
2024-06-16 00:19:26
0

图片来源:界面/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在资本市场上,在轨道减振这一细分赛道上谁又能“老树发新芽”,催生出新的想象空间?

6月13至15日,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期间,国内城轨交通减振降噪综合服务商九州一轨688485.SH总裁曹卫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运维时代。公司推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将助力轨道交通运维水平迈向工业人工智能运维新阶段。通过布局这一业务,公司也将尽快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

在市场空间收窄的背后,在轨道交通减振这一领域,主要参赛选手天铁股份(300587.SZ)、震安科技(300767.SZ)九州一轨在谋求新的出路

轨道交通进入运维时代

6月13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理事长赵维钧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局部噪声投诉举报持续居高。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各渠道各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万件。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音问题催生出数家上市公司。在这一细分赛道上,A股天铁股份、震安科技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上市,九州一轨于2023年初登陆A股

前述几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较为类似,以九州一轨为例,其主营产品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橡胶隔振器、减震垫、隔振垫、粘滞阻尼器等。

近年来,地铁审批条件收紧,多城地铁规划被叫停,轨道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大基建时代已悄然落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增长率从2017年高峰时期的21.2%降至9.11%。从业绩来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增速放缓,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受到冲击。

如今,这一细分赛道上市公司股价业绩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市值不算太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历经20余年高速发展,如今正在迈入运维时代不过,进入运维时代其难题也接踵而来。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设备病害防治、老旧线路改造、检测技术去人工化、维保模式优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具体而言,其一,轨道、车辆病害频发,其二,老旧运营线路里程增加及状态劣化;其三,传统检测无法全面呈现列车运行条件下轨道真实状态,其四,“计划修+故障修”的传统维保模式效率低下。

轨交运维进入AI大模型时代

在运维时代,在轨交减振这一细分赛道上,相关上市公司该何去何从?

AI算法或成为轨道交通运维时代的下一个市场增长点。

九州一轨副总裁丁德云界面新闻表示九州一轨花费6年时间研发并推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以九州一轨开发的轨道断面、线路、便携声纹监测软硬件产品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域的轨道声纹在线监测系统,依托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所有实时监测与静动态检测数据集成,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轨道与车辆真实状态全时全域监测

声纹识别技术,可通过对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健康状况,实现预测性维护,从而大幅提升城轨运维的智能化程度,在提升线路安全、降低运维成本等方面发挥作用。

丁德云称与C端人工智能不同,前者可挖掘海量数据量,很容易获得素材训练模型。然而,工业人工智能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来源。

“数据是我们的核心优势。依托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推出,公司将加快向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型的步伐,尽快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曹卫东对界面新闻表示。

界面新闻了解到,当前这套系统中的部分模块已经在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应用。比如,城轨车载轨道声纹监测子系统(便携)已为北京天津等9个城市近30条线路提供了轨道动态不平顺检测分析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在建线路共计224条,近600条城轨线路将为新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市场空间增量不足的窘境,在轨交减振这一细分领域的选手们也在谋求新的增长点。天铁股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比如除“减振/震业务”外,5月15日天铁股份,公司“锂化物新能源业务”作为另一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积极拓展国际海外业务,公司也正积极探索以互联网工厂升级传统制造的模式,落地信息管理技术。

震安科技也正在拓展技术面和业务面。在2024年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就“研发重点布局哪些方向这一问题”,震安科技称,2024年公司的研发重点主要是新型隔震减震产品、三维振动控制产品等领域。就公司新业务拓展方向,公司方面直言,接下来公司除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外,还将重点发力工业厂房和设备、能源化工等其他振动控制领域。

图片来源:界面/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在资本市场上,在轨道减振这一细分赛道上谁又能“老树发新芽”,催生出新的想象空间?

6月13至15日,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期间,国内城轨交通减振降噪综合服务商九州一轨688485.SH总裁曹卫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运维时代。公司推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将助力轨道交通运维水平迈向工业人工智能运维新阶段。通过布局这一业务,公司也将尽快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

在市场空间收窄的背后,在轨道交通减振这一领域,主要参赛选手天铁股份(300587.SZ)、震安科技(300767.SZ)九州一轨在谋求新的出路

轨道交通进入运维时代

6月13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理事长赵维钧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局部噪声投诉举报持续居高。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各渠道各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万件。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音问题催生出数家上市公司。在这一细分赛道上,A股天铁股份、震安科技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上市,九州一轨于2023年初登陆A股

前述几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较为类似,以九州一轨为例,其主营产品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橡胶隔振器、减震垫、隔振垫、粘滞阻尼器等。

近年来,地铁审批条件收紧,多城地铁规划被叫停,轨道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大基建时代已悄然落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增长率从2017年高峰时期的21.2%降至9.11%。从业绩来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增速放缓,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受到冲击。

如今,这一细分赛道上市公司股价业绩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市值不算太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历经20余年高速发展,如今正在迈入运维时代不过,进入运维时代其难题也接踵而来。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控制、设备病害防治、老旧线路改造、检测技术去人工化、维保模式优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具体而言,其一,轨道、车辆病害频发,其二,老旧运营线路里程增加及状态劣化;其三,传统检测无法全面呈现列车运行条件下轨道真实状态,其四,“计划修+故障修”的传统维保模式效率低下。

轨交运维进入AI大模型时代

在运维时代,在轨交减振这一细分赛道上,相关上市公司该何去何从?

AI算法或成为轨道交通运维时代的下一个市场增长点。

九州一轨副总裁丁德云界面新闻表示九州一轨花费6年时间研发并推出“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以九州一轨开发的轨道断面、线路、便携声纹监测软硬件产品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域的轨道声纹在线监测系统,依托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所有实时监测与静动态检测数据集成,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轨道与车辆真实状态全时全域监测

声纹识别技术,可通过对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健康状况,实现预测性维护,从而大幅提升城轨运维的智能化程度,在提升线路安全、降低运维成本等方面发挥作用。

丁德云称与C端人工智能不同,前者可挖掘海量数据量,很容易获得素材训练模型。然而,工业人工智能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来源。

“数据是我们的核心优势。依托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推出,公司将加快向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型的步伐,尽快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数据服务商曹卫东对界面新闻表示。

界面新闻了解到,当前这套系统中的部分模块已经在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应用。比如,城轨车载轨道声纹监测子系统(便携)已为北京天津等9个城市近30条线路提供了轨道动态不平顺检测分析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在建线路共计224条,近600条城轨线路将为新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市场空间增量不足的窘境,在轨交减振这一细分领域的选手们也在谋求新的增长点。天铁股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比如除“减振/震业务”外,5月15日天铁股份,公司“锂化物新能源业务”作为另一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积极拓展国际海外业务,公司也正积极探索以互联网工厂升级传统制造的模式,落地信息管理技术。

震安科技也正在拓展技术面和业务面。在2024年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就“研发重点布局哪些方向这一问题”,震安科技称,2024年公司的研发重点主要是新型隔震减震产品、三维振动控制产品等领域。就公司新业务拓展方向,公司方面直言,接下来公司除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外,还将重点发力工业厂房和设备、能源化工等其他振动控制领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