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A股市场的情绪修复,转债市场逐步回暖,吸引增量资金流入。今年5月以来转债市场成交额放量,日均成交额超600亿元。(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5.21)
从指数层面看,近期转债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尤其是今年2月以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幅度明显。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23.5.22-2024.5.21。相关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相关类型基金未来业绩表现。
近期转债市场为何上涨?下阶段转债市场又将何去何从,是否值得期待?对此,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戴弘毅先生表示——
(戴弘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硕士,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拥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6年基金管理经验,具备多年宏观、中观策略及量化模型研究经验,擅长从宏观周期角度出发,灵活运用资产配置模型优化投资组合胜率,精选优质标的。)
近期转债市场的良好表现与权益市场的行情是一脉相承的。利率下行期,纯债类资产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资金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方案。市场沿着收益回报的确定性,依次寻找出了央国企红利资产、出海链、资源品等板块,而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资产,同样是胜率不低的风险资产,在市场极端情绪修复后备受市场关注。
具体来看,转债自今年2月份以来整体表现不错,但仍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类转债品种内部分化较为严重,市场对其在信用风险和退市风险方面存在担忧。目前,随着业绩披露的窗口期结束,市场对正股可能存在业绩风险的担忧落地,对转债短期的冲击风险或将有所缓解。从股债配置性价比角度看,转债资产当下的估值仍相对较低,同时又兼顾债底保护和转股期权的特性,在产生一定票息的基础上,能为投资组合提供弹性,目前仍或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华富可转债债券(005793)采用双低增强策略,兼具防守性和进攻性
鉴于目前转债资产的价位与估值水平,戴弘毅认为转债的中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由其管理的华富可转债债券型基金(005793)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开始采用双低增强策略,积极挖掘转债的非对称性收益机会。所谓“双低”指的是“低价格、低溢价率”(或“低价格、高YTM”)。该策略首先对全市场转债按照价格及转股溢价率由低到高排序,构建双低转债池,再通过换手率、隐含波动率、蒙特卡洛模型定价这三类因子筛选高性价比转债,最后在主动剔除信用资质瑕疵明显、股票存在持续经营压力或ST风险的品种后,对个券资质进行主动筛选与调整,对于部分评分处在优选边缘但基本面资质显著较好的个券可考虑适度主动纳入。
整体而言,配置上以绝对价格低或偏债性的转债品种为主,并跟随市场环境变化,适度参与平衡型转债品种的配置,回避成长空间大但是缺乏下跌保护的高弹性品种,严控产品的波动与回撤。
华富安业一年持有期债券(A类 014385/C类 014386)采用风险平价的全天候策略,追求低波体验
对于资产配置模型孜孜不倦的探索是戴弘毅的另一大特点。凭借在宏观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他在风险平价的全天候策略之上,结合自己对于资产配置的独到见解,研发了一种更适合A股的策略,并于2023年9月任职华富安业一年持有期债券(A类014385/C类014386)的基金经理后,将其运用于产品管理中。
在他看来,影响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的因素主要有六类,即信用周期、货币周期、海外经济、海外通胀、中美关系和全球风险,每类因素的上行和下行分别构成一种场景,共计12种场景。每种场景下均可根据逻辑、相关性、统计胜率、弹性锐度、走势等维度综合选取对应的资产类目以及细分行业,形成12个资产配置组合,再对这些组合进行风险平配,以最小化整体资产组合波动率为目标,实现不同子组合的风险对整体组合波动的贡献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该策略能适应“全天候”环境的效果。最后,依托风险预算框架(类CPPI或TIPP方法)进行仓位管理,根据静态票息保护的安全垫倒算风险资产的回撤空间和仓位,设置止损容忍度,并按季度频率动态调整。
“近两年随着市场风格发生变化,以往的投资范式有效性显著下降。为满足当前市场环境下诸多稳健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我们调整了固收+产品的布局策略,致力于打造以追求稳健收益为目标的低波固收+产品线,华富安业便是其中之一。”戴弘毅表示,低波固收+策略的核心是追求低回撤、低波动的持有体验,落实到数据层面,就是追求高Calmar比和固定区间内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我们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投资策略,为风险收益比相匹配的客户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选择,让基金的产品定位和风格标签更为清晰。”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