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能源、人口、城市、工业,一切增长都有尽头?
在长远的未来,我们能否一次次地通过技术手段,让自己走上新的增长之路?
在《增长:从细菌到帝国》这本书中,加拿大学者瓦茨拉夫•斯米尔带领读者回溯了从微生物的感染到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从早期农业的出现到帝国与文明的兴衰等种种增长现象,以及增长结束后的影响,引发读者对文明成长的思考。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加] 瓦茨拉夫·斯米尔 著
李竹 译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年4月
据了解,瓦茨拉夫•斯米尔是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杰出荣休教授,在经济、历史、能源、宏观政策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本书的目的是从进化和历史的角度阐明增长的多样性,以便我们观察现代文明的成就和增长的局限性。”瓦茨拉夫•斯米尔指出,在生物圈中,不仅进化会导致增长,人类的干预导致的增长也越来越多;在人类社会,增长一直是人口和经济历史以及技术能力进步的关键因素。
同时,他希望读者在阅读中“关注增长的代价”。“本书也是对生命体、人造物和复杂系统增长的统一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可以作为对自然界进化结果的一项评估。又或者,我们还可以将它看作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历史,即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记录’可能是比进步更好的中立名称)的评估。”
“我希望对本书进行仔细的阅读能传达出如下关键结论:在为时已晚之前,在面对现代文明时,我们应该认真地着手于最根本的存在性(也是真正革命性的)问题,使有关未来的任何增长都能与我们拥有的唯一生物圈的长期存续相适应。”瓦茨拉夫•斯米尔说。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评价道:“瓦茨拉夫•斯米尔的《增长》揭示了世间万物增长的冲动,从极小的微生物到人类,从技术进步到经济发展,增长都是硬道理。人类在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过程中,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掌握算力和能量,不仅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且越来越强大,不断突破增长的极限。现在,人类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所有增长是不是应该有一条红线?只有追求可持续增长的自我约束,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