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5月19日,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在直升机坠毁事件中遇难。随后,我就写了《白海军:伊朗总统直升机坠毁事件背后的那些阴谋论……》,在这片文章中我谈了我的几个观点:
第一, 此次坠机应该是事故,不是暗杀。
第二, 重点不是事故,而是机会。
第三, 伊朗与美国的矛盾需要“强有力的突破”。
但是,我这几天看网络上仍然是充斥着两种观点:
其一是这次事故就是暗杀,就是以色列或者美国策划的暗杀;
其二是伊朗绝不会做出转变,绝不会向美国、以色列妥协。
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美联社资料图片)
所谓的暗杀阴谋,许多人认为,这是以色列摩萨德干的,因为此前伊朗与美国已经进行了秘密接触,伊朗和美国有可能重新走近,为了阻止美国和伊朗接近,以色列策划了这次暗杀,以挑拨美伊关系。这是最主流的一个暗杀说法。
所谓伊朗不会做出转变,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哈梅内伊是坚决反美、反以的,是绝对不会和以色列、美国有任何一点缓和的。
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站不住脚。
首先,暗杀说,以色列和美国如果想要暗杀莱西,那么的确能做到,如果真想这么做,那么早就做了,特别是在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后,以色列完全有理由暗杀莱西;另外,莱西在伊朗只是二号人物,真正的决策权在哈梅内伊,暗杀莱西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也改变不了什么,哈梅内伊再找个人当总统就行了;第三,暗杀莱西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激起伊朗及伊斯兰什叶派的怒火,完全没必要、没意义。
但我今天想说的是,争论直升机坠毁是否是以色列策划的暗杀毫无意义,因为伊朗总统是否遭暗杀不重要,重要的是伊朗是否将其定为暗杀。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莱西是一个象征,是伊朗强硬派的象征,而莱西坠亡了,那么这对伊朗而言,就形成了一个调整政策的“绝好机会”。
也就是说,哈梅内伊如果想要在此时调整伊朗现行的强硬政策,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机会,他可以选择一个温和派人当总统;相反,如果哈梅内伊决定继续现行的强硬政策,那么就把莱西坠亡定性为“暗杀”,如果不好明面上定为暗杀,也可以暗示性定性,这很容易,那么,必然激起伊朗和什叶派对以色列和美国更大的怒火,政策也会趋于更加强硬。
但是,我们从新闻中可以看到,伊朗不但没有将此事定性为暗杀,而且还在出事后的第一时间向美国求助,请求美国帮助调查此事,只是美国拒绝了。这几天伊朗的表态也十分平静,没有任何波澜,这就意味着伊朗将如我所预言的那样:利用这一机会,改善与周边国家、与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
一个明确的信号已经出现了:
当地时间5月23日,伊朗代理外长阿里·巴盖里与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会见时表示,缓和与邻国的关系是伊朗的明确战略政策,也是肯定会继续下去的区域合作有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