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丹麦如何将“绿色童话”写进现实
创始人
2024-05-14 07:25:16
0

原标题:看丹麦如何将“绿色童话”写进现实

丹麦哥本哈根清澈的水体。 徐冠英 摄

□ 本报记者 徐冠英

“童话王国”丹麦,近年来以可持续发展享誉世界。2020年、2022年,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每两年联合发布一次的环境绩效指数中,丹麦在180个国家中连续排名全球第一。近日,本报记者受邀踏上这个蓝天碧水的国度,切身管窥、感受并探寻“童话王国”绿色发展的足迹与“密码”。

从1990年至2022年,丹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5%、用水量降低40%、能源消耗总量降低15%,而同期GDP增长76%、人口增加约70万……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环保组织绿色国度执行董事费恩·莫滕森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组对比明显的数据。这充分表明,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更高的能源消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绿色先锋”丹麦做了什么,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不仅省水还要“榨干”每滴污水

进入酒店房间后,记者习惯性地找瓶装水却没找到。茶几上的一张卡片给出提示:住客可以从水龙头接水喝。这张卡片上的几行字还写道——丹麦有世界上最干净的水,自来水质量比你能买到的任何瓶装水都高,不含氟、氯和农药——透露出丹麦人对自来水品质绝对的自信。

丹麦环境部清洁饮水负责人玛蒂尔德·哈弗兰介绍,丹麦99%的饮用水来自于地下水,因此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地下水,特别是保护地下水不受农药的影响。1998年丹麦议会启动的农药浸出评估计划,至2022年6月共监测53种农药和103种降解产物。丹麦还专门构建用于探测清洁地下水源的模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监测土壤类型,尽可能避免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

丹麦水价由饮用水的生产成本、污水的处理成本及税构成,其中污水处理的成本及税约占2/3。费恩·莫滕森说,丹麦水价很高,是因为人们“为一个完整的循环”支付费用,即从地下水抽取、清洁、运输到污水处理、再返回水体的全过程。以哥本哈根地区为例,目前水价为53.7丹麦克朗/立方米,约55.9元人民币/立方米。

2021年,丹麦家庭水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约为1.4%。丹麦水和废水处理协会去年10月发布信息:2022年每个丹麦人平均每天使用100升水,创下用水新低。高水价不仅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也推动企业研发、采用节水新技术,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提高水循环的能源效率。

丹麦十分重视污水处理。丹麦环境部特别顾问乔纳斯·加德告诉记者,早在1987年丹麦就出台“水资源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对污水处理提出严格要求。从整个欧洲来看,得到三级处理的污水比例约为69%,而丹麦得到三级处理的污水为95%。

丹麦水体清洁最大的压力来自过剩营养物,而污水中的磷等元素可以被提取出来再利用,因此污水也被丹麦人视为宝贵资源。丹麦水务企业不仅从污水中回收资源,也在为全国“到2030年减少70%碳排放”的目标做出努力。乔纳斯·加德介绍,丹麦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能源占自身所消耗能源的88%,一些污水处理厂已经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甚至产生的能源超过自己所消耗的,成为“能源积极性”工厂。

企业管理层薪水与“绿色KPI”挂钩

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给当时高度依赖进口化石燃料的丹麦敲响警钟,促使这个北欧国家走上能源自给之路,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十分重视能源效率的提高。丹麦能源署今年3月发布的2023年初步能源统计数据显示,该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加6.9%,占2023年电力供应的63.1%。

“绿色转型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丹麦用了50年才走到如今这个状态。”费恩·莫滕森说。明确的转型目标、严格的环保政策、更高的环保标准发挥引导作用,丹麦各行各业都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当作重中之重,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积极作出减碳承诺、确定减碳路径。

丹麦格兰富集团副总裁阿斯特丽德·弗里斯告诉记者,该企业的价值观包括可持续发展、公开诚信、以人为本等六大内涵,其中“可持续发展是一切行为的核心”。这个水泵及水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专门制定了气候转型行动计划,去年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会由9名集团高管组成,分别代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由集团可持续发展、对外关系和公关副总裁担任主席。委员会每年召开6次会议,协调和更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议程,确保具体指标取得进展。“关于气候转型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关系到管理层的薪水。”集团气候总监托马斯·施罗德透露。

该集团设于苏州常熟、今年3月开业的工厂,就是一个按照绿色低碳要求设计建设的工厂:光伏设备可满足工厂一半的电力需求、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几乎全部用水可重复利用……托马斯·施罗德说,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团队,每年都会去全球各地的工厂了解相关运行数据,从中寻找更多节能降碳的机会。

去年阿斯特丽德·弗里斯到上海参加进博会时,发现“绿色转型是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议题,中国的市场多元且巨大”。不仅格兰富,很多丹麦企业看到中国“双碳”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加码中国市场。4月中旬召开的第25届中国环博会上,丹佛斯、格兰富等8家业内领先的丹麦企业参展,分享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

好玩的垃圾厂用创意写“绿色童话”

登上位于哥本哈根市区的哥本山“山顶”,记者看到海天一色的壮阔景象,大朵大朵的白云衬出蓝天如洗,一排“大风车”挺立于不远处的海面上,向天空伸出臂膀。

哥本山并非自然形成的山体,而是一座高85米、占地4.1万平方米,造型十分别致的建筑。当人们在“山顶”惬意地吹风赏景喝咖啡时,脚下,两个巨大的垃圾焚烧炉里正燃烧着熊熊烈火。这里是名为阿迈厄资源中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阿迈厄资源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有约300车垃圾运来,主要是哥本哈根产生的无法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垃圾,也有来自英国、意大利的垃圾。焚烧垃圾产生的电能进入供电网络,还有一部分热量进入区域供暖系统。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被清除,只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从烟囱中排出。

在哥本山内部简要参观的过程中,记者只在车辆卸垃圾的区域闻到浓烈的异味,工厂内部那些顶天立地、连接复杂、形态各异的设备外观整洁,地面通道也很干净。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实现自动化,内部基本上看不到员工。

据介绍,2017年投入运营的哥本山能源效率和废物回收利用率位居欧洲前列。2022年,这里的垃圾焚烧总量为53.3万吨,产热量为116.3万兆瓦时,发电量为32.4万兆瓦时,可满足9.5万个家庭的年用电和供暖。这里还具备环境教育功能,接待预约参观,讲述生活垃圾转化为能源的故事,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

作为处理城市资源新思考、新方式的产物,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哥本山,不正体现了人们对绿色发展、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和积极探索吗?根植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奇思妙想,也许会写就更多新的“绿色童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