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苏州圆桌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五一”假期刚结束,全国各地已争相发布文旅数据。
根据苏州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苏州共接待游客1020.9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05%,上榜全国热门城市第六、周边游热门城市第六。
这样亮眼的表现,完全与苏州旅游大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圆桌观察员注意到,近年来,苏州节假日客流爆棚,已成常态。特别是去年开始,伴随文旅市场强势复苏,苏州节假日客流量、搜索热度、消费数据等屡创新高。
苏州这座老牌旅游城市,缘何持续火爆、屡屡出圈?
一
坐拥一城山水、半城园林,以及数不清的古街古镇、特色场馆,苏州向来是自带流量的网红城市。
不少网友说,如果要选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几座城市,苏州肯定能入选,就因为“苏州最江南”。
前不久,在“全国游客满意十佳城市”中,苏州位列榜首。这不止说明苏州“硬件好”,更反映了苏州“服务优”。
深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体验、提供温情服务、构建良好秩序,苏州正在用自己最擅长的精雕细琢的“造园功夫”,将旅游这“一手好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人潮涌动的平江路。
比如,今年五一假期,从空中俯瞰苏州古城北部,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撼——从枫桥路到白塔西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长约7公里的街道上穿梭往来、绵延不绝。
作为古城北部的重要旅游线路,这里从西到东依次分布着寒山寺、西园寺、留园、山塘街、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平江路等著名景点,还有石路、观前等知名商圈,以及艺圃、五峰园、环秀山庄等小而美的园林。可以说,这是古城最精华的一段,近年来在苏州的重点打造下,面貌持续焕新,人气节节攀升。
然而,这只是苏州文旅资源的一个截面。放眼大市范围,苏州拥有100多座古典园林、100多座文博场馆、100多座山峦叠峰、11个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还拥有太湖三分之二的岸线、五分之四的岛屿。同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整个城市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27项,数量名列各大城市前茅。
既有山水灵秀的颜值,又有人文鼎盛的故事,还有时尚繁华的气质。如此看来,游客到苏州看什么、品什么、玩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二
去年旅游市场全面放开以来,苏州节假日文旅市场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去年“五一”和“十一”假期,苏州接待游客分别达到919.3万人次和1781.5万人次,多项数据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春节假期,苏州位列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榜单前十,旅游订单同比增长69%;今年清明假期,苏州纳入省级统计监测的127处旅游吸引物共接待游客502.3万人次,同比增长72.9%。
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泼天富贵”主要用来形容一种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度。
去年以来,国内部分城市凭借特色文旅项目火爆出圈,成功接住一大波“泼天富贵”,让很多城市羡慕不已。
而对苏州而言,要在游客需求不停更新变化的情况下,始终紧跟潮流、推陈出新,做到永不降温、屡屡出圈,也着实不易。
贴心服务赢得游客点赞。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这个“五一”,苏州在文旅项目打造、文旅服务提升上,可谓“全城行动”,打了一场“有准备之仗”。
假期前两天,4月29日,苏州发布了《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倡议“为迎接八方来客,共同营造舒心和谐的旅游环境”。其中专门提到,“假期游客高峰时段,倡议大家让景于客,错峰出游;假期交通拥堵时刻,倡议大家让路于客,绿色出行”。这些呼吁,得到了苏州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
“五一”假期,苏州包括市政府大院在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驻苏各部省属单位和央企,向游客免费开放了超2.7万个车位,并向游客开放卫生间,还提供热水、雨具、寄存等暖心服务,“宠粉”举措让游客纷纷点赞。
一座城市的贴心和温情,往往就藏在细枝末节之中。能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一定是“满意度”和“体验感”。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这个“五一”,苏州努力以无微不至的细节,确保旅游市场始终保质保鲜、有口皆碑。
比如,围绕出行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除了各机关事业单位主动开放停车场,尽可能为游客提供便利和帮助,苏州还打造了P+R旅游换乘体系,重点围绕景区与旅游换乘停车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假日临时旅游停车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构建假日旅游换乘公交专用和优先通行道路网络体系,保障游客出行畅通。
为让游客住得安心、吃得尽心、购得放心,苏州全市酒店和民宿全面取消入住手续刷脸认证;开启“苏味”美食公交专线,引导游客尽情逛吃逛吃;“君到苏州”平台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文旅消费券,全市1500余家商家承诺提供30天无理由退货服务;第六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好戏连台,接连送出门票福利。
三
苏州的具体行动,不仅体现在暖心服务上,在旅游项目的焕新上,也用足了功夫。
“五一”期间,甪直古镇“青靛甪直”沉浸式夜游景区正式开放,项目选取江南特色元素、搭建演绎场景、活化古镇文脉,重现这座千年古镇繁华夜景,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游园体验,假期首日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超200%。
一位圈内人士告诉圆桌观察员,当前的文旅市场瞬间万变,以变应变才是王道。近两年,苏州的秘诀之一,就是重点把功夫花在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上,打造了数十个特色街区、文博场馆和演艺项目。
比如,位于太仓的阿尔卑斯雪世界,提供了雪山穿越、冰宫探险等20多种娱乐项目,让游客身在江南就能享受娱雪体验;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是国内打造的首座全场景数字化艺术馆,入选国家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拙政问雅”是全国首个经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全面评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项目……
相门城墙灯光秀点亮古城夜空。
抓住年轻人,才能抓住未来。五一假期,遍布街巷的“苏州墙”在抖音、小红书上持续走红。事实上,在吸引年轻人方面,苏州始终不遗余力。比如充满复古和文艺气息的“乌鹊桥”打卡点、流光溢彩的相门古城墙灯光秀、烟火气和文艺范十足的海市山塘,以及这个假期木渎古镇推出的“御游记”活动,都在社交软件上刷屏。
只要有“爆点”,何愁不“爆满”?
拥抱流量,又不只求流量。苏式旅游,讲的是最独到的体验、最舒心的服务。
在修炼内功上下功夫,一次次接住“泼天富贵”,苏州迈出的每一步,都诚意十足,也惊喜满满。
↑关注苏州圆桌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来源:苏州圆桌圆桌观察员/零零漆,封面图:陆建明摄(视觉苏州供图)
编辑: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