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走好下一步
创始人
2024-04-19 09:40:23
0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走好下一步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眼下,人工智能不仅能辅助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还能实现自动驾驶、打造“无人农场”和“黑灯工厂”,成为解锁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钥匙。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未来趋势怎样?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上,多位专家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大模型、具身智能引领新浪潮

人工智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让生产生活提质增效,为千行百业插上智慧“翅膀”。

在工业领域,“AI+工业互联网”帮助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数字采购、数字营销、智能运维;在农业领域,“无人农场”让农业生产实现播种、除草、喷淋、收割的全过程自动化;在医疗领域,“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瘫痪人士进行康复治疗……

国产大模型发展迅速,鹏城实验室开辟了分布式协同计算“蓝海”,研制并训练完成“鹏城·脑海”系列通用AI大模型底座。获得本次“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近些年带领团队致力于“中国算力网”的研发和建设,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国产大模型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底座支撑。

“我国单个芯片方面的能力跟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但我们通过芯片、通信、组网技术三个方面的突破,也可以实现万亿级的算力,共同推动我国大模型集群的发展。”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说。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具身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现实环境交互的形态。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认为,具身智能的独特意义在于为实体机器人安上“大脑”,让“机器”真正变成“机器人”。

203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40亿美元。刘挺介绍,人形机器人很有发展潜力,可以在服务场景、工业与物流场景以及军事特种工作等领域代替人工。此外,通用机器人将是大模型落地应用的重要载体。“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警惕数据瓶颈与算力浪费

数据、算力与算法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依赖的三个核心要素。大模型的发展则建立在庞大数据和超高算力的基础之上。数据瓶颈与算力浪费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把大数据比喻为矿产资源,那么其还有多少可以‘挖掘’的新知识有待分析考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分析。

在高文看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高质量中文语料不足。“数据和算力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两条腿,二者缺一不可。我国人工智能在高质量数据方面相对薄弱。放眼世界,中文语料在所有数据中占比较小。虽然中国的数据总量很大,数据资源也丰富,但数据市场的规模化产业化尚待培育。”要想打通目前存在的数据壁垒,政府要发挥好指引作用,为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大模型的参数已经达到万亿级别。郑庆华指出,这类大模型存在过度消耗数据和算力的问题。“没有深度学习时,算力对电力的依赖每20个月翻一番;大模型时代,算力对电力的依赖,每年都要翻10到100倍。可见,算力对电力的消耗呈几何指数增长。”

由此可见,大模型不仅要消耗大量算力、依赖大量数据,还要投入大量资本。目前来看,这个领域还没有明确的营利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考量。郑庆华说:“我们不仅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让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引领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发展进程中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专家们认为,当前,正处于第二代人工智能向第三代人工智能过渡的阶段。人工智能首先解决计算智能,再发展感知智能,进而实现认知智能,这三者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时下热门的大模型并不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唯一路径。郑庆华指出,借鉴人脑记忆模型、创建机器记忆模型就是其中一种新途径、新思路。大模型依托大数据、大算力和强算法,存在过度消耗数据和算力、灾难性遗忘等固有缺陷。“如果我们能够深度借鉴脑科学中记忆的表征、激活、检索、编码、回放等机制,有望破解当前深度学习与大模型的固有缺陷。”

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相比“互联网+”,“人工智能+”所涵盖的面更宽,展现出更强的赋能效果。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认为,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实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工业化,让新质生产力发挥更大作用,绕不开人工智能技术。”

“下一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讲理念、讲方式、讲途径,更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企业到高校、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方方面面都要有人工智能意识、提出明确的举措。”郑庆华说,要把人工智能赋能作为推动创新发展、开辟新域新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教育领域可以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学科,改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让传统学科“老树吐新芽”。

(记者 王美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