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电位传送器是阴极保护系统中的核心设备,用于实时监测、转换并传输金属结构的腐蚀电位数据,确保系统远程监控与自动化管理的可靠性。
一、工作原理
电位传送器通过内置的敏感元件(如电阻式、电容式传感器)感知被测电位(如埋地管道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后,输出标准工业信号(如4-20mA电流信号)。其核心逻辑为:
·电位采集:实时监测金属结构(如管道、储罐)与参比电极(如Cu/CuSO₄、Ag/AgCl)之间的电位差。
·信号转换:将电位信号转换为4-20mA电流信号,其中4mA对应电位最小值,20mA对应最大值,电流值与电位呈线性关系。
·传输与隔离:采用磁隔离或光耦隔离技术,阻断输入与输出端的电气连接,避免地电位差和电磁干扰,确保信号稳定性。
二、功能特点
1.高精度测量:电位精度误差≤1%,抗工频干扰特性强,在50Hz、30V工频干扰下输出偏移小于5mV。
2.抗干扰能力强:设计有电磁干扰防护措施,适用于强干扰环境(如冶金车间)。
3.环境适应性广:
·防护等级达IP65(防尘防水),可在-40℃至85℃环境下稳定工作。
·防爆型(Ex d IIC T6)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耐腐蚀型适用于化工环境。
4.输出方式灵活:支持模拟量(4-20mA/0-10V)或数字量(RS485/RJ45)输出,可与PLC、DCS等控制系统无缝对接。
5.长寿命与低维护:采用固态传感器和钛合金参比电极,寿命超10年,减少维护成本。
三、应用场景
1.埋地金属管道:实时监测管道电位变化,确保阴极保护系统有效运行,防止土壤腐蚀。
2.储罐与码头钢桩:监测储罐、码头钢桩等金属结构的电位,评估保护效果。
3.海洋平台:监测水下金属结构的电位,确保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中得到充分保护。
4.其他金属结构物:在石油化工、水利、港口等领域,监测各种金属结构物的电位,保障其长期安全运行。
四、技术参数

五、选型建议
1.明确监测需求:
·根据被保护结构(如管道、储罐)的材质和尺寸,确定输入电位范围和精度要求。
·选择输出方式(模拟量或数字量)以匹配现有控制系统。
2.考虑环境适应性:
·在高温、高湿或腐蚀性环境中,优先选择防护等级高、耐腐蚀的型号。
·在易燃易爆场所,必须选择防爆型电位传送器。
3.关注抗干扰能力:
·在强电磁干扰环境(如冶金车间)中,选择具有电磁干扰防护措施的型号。
·确保信号线与动力电缆保持足够间距(如30cm以上),并加装磁环。
4.评估维护成本:
·选择长寿命、低维护的型号,减少长期运行成本。
·定期校准设备(如每季度一次),确保精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