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矿山复杂电力系统中,矿用电缆作为能源传输的核心载体,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与设备可靠性。局部放电(局放)作为绝缘劣化的早期征兆,通过暂态地电压(TEV)检测技术实现非侵入式在线监测,成为预防电缆故障、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技术支撑。
技术原理:基于暂态地电压的精准捕捉
矿用电缆局放传感器以暂态地电压检测为核心原理。当电缆绝缘层出现气隙、老化或机械损伤时,电荷的快速迁移会在金属护套内表面形成高频脉冲电流,沿导体传播至绝缘破损点后向外辐射电磁能量,形成可检测的暂态地电压信号。
传感器通过电容耦合方式捕捉这些纳秒级电压突变,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放电幅值、相位分布等特征参数,实现放电活动的精准监测与量化分析。系统采用三级抗干扰架构——前端差分探测抑制共模噪声、中频自适应滤波动态调整频带、后端小波变换提取放电特征,确保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仍保持高精度检测。
系统优势: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
该传感器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其一,实时监测能力可捕捉微秒级放电脉冲,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实现故障趋势预测,将故障发现时间提前至绝缘劣化初期;其二,非接触式安装方式适配井下特殊工况,无需停机即可完成部署,支持“即插即测”快速部署;其三,环境适应性优异,传感器采用防护等级设计,内置温度补偿模块确保-20℃~75℃宽温域稳定工作,有效抵御矿山高湿度、强振动、多粉尘环境挑战。
应用场景:多维度安全守护
在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及隧道工程中,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电缆接头处等易发故障部位,构建“神经末梢”监测网络。通过同步监测多条电缆的局放活动,系统可区分局放信号与外部干扰,生成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报告,辅助运维人员制定检修计划。模拟应用数据显示,部署后电缆故障预警准确率明显提升,年度非计划停电时间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减少,推动运维模式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预防”转变。
未来趋势:智能化与数字化融合
随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矿用电缆局放监测正朝多参数融合方向发展。集成温度传感、分布式光纤测温(DTS)技术,可实现电缆热老化与放电缺陷的联合诊断;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电缆虚拟模型,可模拟设备劣化过程,优化维护策略;边缘计算与云端大数据平台的结合,支持放电模式自动识别与跨区域设备健康对比,为构建矿山供电系统数字孪生体奠定基础。
通过暂态地电压技术与工业物联网的深度融合,矿用电缆局放传感器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更智能、可靠的监测解决方案,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