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8日寒露,你所在地降温了吗?一大早刷手机看到网友吐槽:“昨天穿短袖,今天裹羽绒,这天气是开启了随机模式吗?”
吐槽得太真实了!
看《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寒露一到,地面的阳气都开始往地下收了,这时候保暖可不再是“妈妈觉得你冷”,而是要有重点地保暖。
有人问,为什么我穿得不少还是容易感冒?可能是这几个关键部位没护住!
第1个:头颈——“诸阳之会”
我们的后颈有个“风府穴”,是风寒入侵的门户。我今早看央视新闻提醒,寒露后最好戴上薄围巾,然后再加个“乌龟伸脖”操:就是坐着时脖子前后伸缩30次,这样有助于畅通气血,头痛感冒都能少一半。
第2个:腰腹——人体的“发动机”
认识的李阿姨去年寒露后她说老是拉肚子,其实她就是腰腹受凉。建议穿个背心马甲,早晚搓热手心捂在腰眼(肾俞穴)约5分钟,这就像给我们身体加了块充电宝。
第3个:脚部——人的“第二心脏”
一点儿没夸张,俗话说“寒露不露脚”,但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如往常般还穿着凉鞋!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脚上穴位众多,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想要身体好,每天用42℃热水泡脚20分钟,热水要没过脚踝,泡到微微出汗即可。泡完后按压一下太白穴(足内侧),能健脾祛湿。
第4个:关节——气血的“交通要道”
最近身边好几个同事说膝盖疼,我想这是因为寒露后关节滑液黏度增加。建议用“洋葱穿衣法”:内穿薄护膝,外加裤子,热了可脱,冷了立即穿。
食疗推荐寒露“三宝”:
① 芝麻糊:每天来两勺,可补肾乌发
② 蒸柿子:清热润肺(注意别空腹吃)
③ 鲜枣:维C含量是苹果的60倍
读者分享:“坚持泡脚一个月,不仅手脚不凉了,连脸上的黄气都淡了!”因为这就是中医说的“血遇温则行”的道理。
请你记住:真正的养生不是与天对抗,而是学会顺势而为。那么今晚睡前,记得泡泡脚,给自己忙碌一天的身体说声谢谢~~
你今天泡脚了吗?用的是纯热水还是加了养生料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保暖小妙招吧!
声明: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