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共同研制的全超导磁体,近日实现了35.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一起梳理A股超导概念龙头企业!
2025年以来,超导体概念股受益于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等主题驱动,板块表现亮眼(区间涨跌幅46.33%,区间成交额超1.9万亿元)。其中,永鼎股份、西部超导、联创光电、中天科技、安泰科技凭借技术垄断性、产业化进度及机构认可度,成为超导体概念股的核心龙头。
核心优势:
全球唯二量产ITER级铌三锡超导带材的企业之一(另一家为西部超导),其第二代YBCO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密度>300A/mm²(远超国际平均水平),适配BEST(紧凑型聚变堆)等主流聚变技术路线。
产品已批量供应EAST(东方超环)、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等国家级核聚变项目,2025年获中核集团1.2亿元CFETR磁体订单(锁定2025-2030年ITER订单41亿元)。
市场表现:
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917.66%,高温超导业务占比达22%(毛利率45%);股价2025年以来上涨50.79%,近30日涨幅10.02%。
机构认可度:
被华泰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列为“高温超导材料首选标的”,认为其“技术垄断性+核聚变订单”将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核心优势:
全球唯一实现“矿石-线材-磁体”全流程生产的低温超导企业,其铌钛超导线材全球市占率40%-50%,是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国独家供应商(供应占比超30%)。
2025年计划将高温超导带材产能提至500吨,对接美国SPARC聚变堆等海外订单,技术覆盖“低温超导+高温超导”双赛道。
市场表现:
当前市值385.9亿元(超导板块第二),订单排至2026年;2025年中报净利润增速超200%,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将突破15亿元。
机构认可度:
高毅资产、社保基金等机构密集加仓(二季度高毅增持1500万股),认为其“全流程技术+ITER订单”构建了极高的竞争壁垒。
核心优势:
高温超导“全能选手”,覆盖感应加热、核聚变、电磁弹射、磁控硅单晶生长四大领域,其超导磁体技术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欧美垄断)。
深度绑定“星火一号”混合堆项目(中核集团重点工程),中标4180万元磁体验证订单及50亿元2025-2029分期交付订单;“激光+微波”双模加热系统使等离子体约束时间提升3倍,适配托卡马克等多路线聚变装置。
市场表现:
2025年Q1核聚变营收占比25%(毛利率55%),股价2025年以来上涨19.09%,近30日涨幅4.34%。
机构认可度:
被中航证券、中信证券列为“超导磁体核心标的”,认为其“军工+核聚变”双引擎将驱动业绩爆发(目标价涨幅达50%)。
核心优势:
国内超导电缆龙头,子公司中天超导建成首条千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线,产品用于国家电网35kV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国内首条商业化运行线路)。
2025年超导业务收入目标50亿元(较2024年增长300%),覆盖“电网改造+新能源基地”两大场景(适配风光互补项目)。
市场表现:
当前市值621.2亿元(超导板块第一),获5家机构“买入”评级,认为其“电网资源+超导技术”将受益于“双碳”目标下的电网升级需求。
核心优势:
全球唯一量产全钨复合偏滤器的企业(产品耐温超1亿℃),独家供应EAST、ITER(市占率70%),其“两步热等静压技术”实现零缺陷(良率超98%),抗热震性达2000℃/秒(适配下一代聚变堆)。
2025年参与EAST项目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难熔合金新签合同增45%,核聚变新订单5.2亿元(超三年总和),毛利率68%(行业最高)。
市场表现:
2025年股价上涨22.47%,近30日涨幅7.48%,受益于核聚变材料需求爆发。
二、龙头股共性与投资逻辑
技术垄断性:均为高温超导/低温超导材料或核聚变核心部件的龙头,掌握关键技术(如永鼎的YBCO带材、西部的铌钛线材、安泰的全钨偏滤器)。
产业化进度: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如永鼎的带材产能、西部的ITER订单、联创的超导磁体交付),或深度绑定国家级项目(如EAST、ITER、BEST)。
机构认可度:均获高毅资产、社保基金、中信证券等机构加仓或“买入”评级,认为其“技术+订单”将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潜在风险提示
技术风险:高温超导材料仍需解决成本降低(如YBCO带材成本需降至100元/米以下)、稳定性(如磁体长期运行可靠性)等问题。
政策风险:核聚变项目(如ITER)的进度可能受国际合作影响,导致订单延迟。
市场风险:超导概念股波动较大(如2025年9月26日板块涨幅4.83%,但近期有所回调),需注意短期估值风险。
文中观点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