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2日在黑龙江省人才服务中心采访时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上,实现大学生查档“零跑腿”,实现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智能化,一个档案一个芯片。
当日10时,记者来到了省人才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大门左侧有两台24小时工作的智能机器。据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台是龙江人才自助查询机器,可以办理跨省通办、职称服务等业务;另一台是龙江人才自助查询打印一体机,可以查询档案所在地、出具证明材料,用身份证就能打印带有公章的存档证明。工作人员为记者进行了现场演示,用时不到10秒就打出了一张存档证明。而且,不管办事人的档案在全省哪家机构保管,都能来这里查询、打印证明。
记者在一楼办事大厅看到,左侧就是档案传递专用梯,调出档案后交给智能机器人,机器人会将档案送到窗口。在这里,流动人员可以办理存档、查档、评职称、就业、退休等业务。
此后,记者随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智能化档案管理库房,随着工作人员查询档案口令,档案柜依次打开,要查询的档案自动出列。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管理的档案中,流动人员档案实现“一档案一芯片”,工作人员只要扫描芯片,档案的内容就会显示出来。
据省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唐玉芝介绍:“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档案非常重要,考公考、考编、职称评定等事项都需要用到档案,我们近几年强化了档案管理与服务。”据其介绍,按照目前的流程,大学生档案从高校转到省人才服务中心后,需要由工作人员将信息重新录入电脑,双方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上周我们已经基本与省教育厅学生处达成一致,计划明年把我们的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和教育厅的学生信息打通,实现数据共享,让学生能看到档案从高校转出后对接的全省机构。同时,我们还对接了邮政集团,希望能够打通EMS的数据,让学生知道档案转递轨迹。 未来,三方将共同研究数据打通细节。”
此外,唐玉芝还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在填写档案信息时一定要填写有效的联系方式。“档案是助力就业的基础和保障,有的学生不重视档案,甚至不知道档案在哪儿;填写联系方式时一定要填能联系到的,还要填其他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