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光谷智能传感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同步揭牌。
传感器作为信息时代的前端,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不仅是新一代物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的“关键基础元器件”,更是支撑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未来赛道的“战略基石”。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传感器堪称赋予其‘感知灵魂’的核心所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会上指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类人化的精准动作与环境交互,离不开各类传感器的协同运作,“传感器的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数字化、智能化实力的核心指标”。
目前,武汉传感器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光谷作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已汇聚超过100家传感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近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培育了高德红外、华工科技、四方光电等一批在红外、气体、压力等细分领域领先全国甚至全球的龙头企业,在全国传感器园区中排名进入前十。
据悉,我国高端传感器发展仍面临挑战。全球龙头企业占据约40%的国内市场份额,中高端传感器市场约80%依赖进口,国内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在创新生态、设计工具、先进材料与核心器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最新成立的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汇聚了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3家科研院所及45家企业,旨在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企业,一批扎根光谷服务国家的创新平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筹备组组长缪向水表示,将通过“一个联盟聚力、一个规划引领、一场大会赋能、一个研究院驱动、一个产业园集聚”的战略布局,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器产业创新高地。
“瞄准智能装备、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及健康医疗领域,开展有组织的技术产业化。”尤政表示,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此次合作将为国家高端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图片均为通讯员供图)
(长江日报记者李琴 通讯员何丹 刘逸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