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导体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等战略产业的 “能源控制核心”,其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备受关注。近期,华润微电子重庆12英寸功率半导体产线与士兰集宏8英寸SiC产线相继传来重大进展。
华润微电子: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达月产3万片目标
近日,在重庆园区召开的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产品上量专题会上,华润微电子 宣布其重庆12英寸项目已于2025年8月达成月产出30000片项目目标,较原规划节点提前达成。
图片来源:华润微电子芯闻号
华润微电子重庆12英寸项目总投资75.5亿元,一年完成产线通线,两年半实现月产出30000片目标。项目规划设计4个产品平台,据此前估计,除30000片产能外,还将配套12英寸外延及薄片工艺能力,产品覆盖中低压沟槽SGT MOS、高压超结SJ MOS等,满足车规级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12英寸项目的全新业界主流机台占比达95%,并引进全球顶尖品牌天车系统及自动化排产系统,以及匹配了自动化立体仓储,旨在打造无人化工厂。此外,其产品布局对标全球最新工艺代次,SGT G6、SJ G4、IGBTG7等核心技术平台全面服务汽车、AI、算力中心等高端应用领域。
该项目还建立全流程车规级质量体系,配备投资超2亿元、面积超4000平米,并通过30余项CNAS认可的车规级实验室,产品在线良率稳定在99.65%以上。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对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华润微电子的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作为重庆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项目,将推动重庆市汽车电子产业强 “芯” 补链,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高能级产业集群的发展。
士兰微:士兰集宏8英寸SiC项目竣工
9月5日,厦门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活动上总投资783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其中包括士兰集宏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一期)竣工仪式。
图片来源:今日海沧
根据海沧区融媒体中心的报道,#士兰集宏 项目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3.45万㎡。一期投资70亿元,目前已初步通线,2026年一季度试生产,达产后年产能42万片8英寸SiC芯片。
二期投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72万片/年,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8英寸SiC功率器件产线,项目以SiC MOSFET为核心产品,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智能电网等高需求领域,士兰集宏项目达产后可满足国内40%以上的车规级SiC芯片需求。据悉,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20亿元。
此外,士兰微已实现第Ⅳ代SiC MOSFET芯片量产其主驱模块已获国内知名车企批量采购。
士兰微电子方面表示、投产后,项目可以较好地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碳化硅芯片需求,并有能力向光伏、储能、充电桩、Ai服务器电源、大型白电智能功率模块等功率逆变产品提供高性能的碳化硅芯片,同时促进国内8英寸碳化硅衬底及相关工艺装备的协同发展。
国内功率半导体项目多点开花
功率半导体作为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核心器件,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储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 “高效能、高可靠、低损耗” 运行的基础支撑,重要性不断凸显。
除了华润微电子和士兰微的两大功率半导体项目外,还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功率半导体项目,正从不同维度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9月1日,据涪陵高新区综保区消息,重庆新陵微电子有限公司6寸功率半导体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该项目的洁净装修及配套工程预计于10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0亿元,目前,芯片正面生产设备正在安装中,预计今年实现正面工艺通线,届时将完成整线贯通。项目完全达产后,最终实现年产120万片6寸晶圆。
此外,8月25日,江西芯诚微电子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湖州市练市镇,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整合主控芯片设计、解决方案开发与产品测试全链条资源,推动国产车规芯片在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8月21日,悉智科技宽禁带功率模组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临平片区。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宽禁带模组生产基地,新建的电驱产线、高端工业壳封塑封产线和汽车电源产线。
5月20日,启明芯半导体科技项目签约启东,该项目专注硅基和第三代半导体功率产品一站式服务,覆盖研发设计到封装测试、销售的全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 MOSFET、IGBT、IPM等功率器件,并提供电机驱动控制器方案研发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储能、通信电源等领域。项目计划分两期投资11亿元,一期投资3亿元,预计年产值2.7亿元;二期设备投资8亿元,预计年产值12亿元 ,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结语
从西南重庆到东南厦门,从华东杭州到长三角启东,国内功率半导体项目正呈现 “多点开花、全域发展” 的态势。这些项目从车规级应用到工业、储能领域覆盖,全方位推动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国产化、规模化迈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国家半导体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文/集邦化合物半导体 竹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