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珠海高新区召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座谈会,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磊,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薛飞、田力出席会议。华芯微电子、鼎泰芯源等重点企业,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科研团队和行业协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和产业生态建设展开深入交流。
珠海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格力电子元器件总经理冯尹表示,产业链上下游应加强协同开发与联合验证,构建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封测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突破行业共性难题,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珠海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灵勇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在砷化镓晶圆代工领域的优势,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高新区,助力珠海高新区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规模发展。
珠海鼎泰芯源晶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鹏回顾了企业在磷化铟衬底国产化替代过程中的艰辛与突破,感谢珠海高新区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将继续攻坚克难,力争站上材料技术制高点。
珠海市硅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毅韬建议,应紧抓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机遇,借助先进封装技术实现差异化突破,逐步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
赵适剑表示,要立足高新、放眼全球,紧抓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的发展机遇,深入研判、前瞻布局,从人才集聚、基金支持、政策配套、产学研协同等多方面精准发力,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与特色工艺产业化示范区。
高磊表示,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制定化合物半导体与特色工艺行动方案,做优化合物半导体和特色工艺。
图片来源:拍信网
近年珠海高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成绩亮眼,2024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上经济规模达232亿元,同比增长57%;英诺赛科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月产能达4000片,鼎泰芯源磷化铟衬底打破国外垄断;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车规级芯片、光通信器件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构建起全国特色的化合物半导体与特色工艺产业生态,形成了“门类齐、集群密、链条全”的产业格局,展现出显著的产业优势与发展潜力。
未来,珠海高新区将聚焦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深化细分领域引育,优化人才、科技转化等产业链配套服务,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打造化合物半导体“政—产—学—研—用”协同生态,以全周期服务护航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化合物半导体创新集聚区。
(文/集邦化合物半导体整理)
<<<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获取更多化合物半导体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