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市值虚高后的暴跌,AI芯片征程的警钟?
创始人
2025-09-09 15:35:17
0

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连亏多年的寒武纪开启了“股王”之争。

自8月27日以来,寒武纪股价势如破竹,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均超越茅台持续登顶,8月28日总市值攀升至6643亿元历史高位,获封股吧圈“寒王”。此后,9月2日,寒武纪盘中一度涨超4%、股价冲上1500元/股,尾盘回落至1480元/股,当日贵州茅台收报1491元/股,寒武纪总市值6192亿元。

从估值泡沫质疑到“寒王”崛起,伴随股价连续暴涨并一度超越茅台,市场开始追问:寒武纪的高市值究竟靠什么支撑?

股价暴涨后迎来大跌

有意思的是,股价急速暴涨的寒武纪很快迎来了上市以来第四大跌幅,也是年内第二大跌幅。9月4日,寒武纪在A股遭遇重挫,盘中最大跌幅15.85%,收盘报1202元/股,跌幅14.45%,市值回落至5029亿元,单日蒸发约840亿元,把“A股第一高价股”的称号还给了贵州茅台。

寒武纪股价突然下跌,原因为何?

从市场层面来看,寒武纪短期急涨叠加大盘持续上行,市场自然进入调整窗口,推动其股价面临回调压力。

自8月以来,寒武纪股价开启“加速模式”,短期内涨幅超100%,迅猛的上涨速度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且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任何微小的波动信号都可能引发集中抛售。恰在此时,A股整体进入调整窗口,指数下行压力与个股获利回吐需求形成双重压制,最终放大了寒武纪的股价跌幅。

从企业层面来看,寒武纪基本面和股价的偏离,引发市场对其估值合理性的质疑。

财报数据显示,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暴涨4347.82%,同时公司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身,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期末存货26.90亿元,较期初增长51.64%

尽管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寒武纪的财务数据仍藏隐忧。比如:收入规模还比较小、营收增长的60%来自单一客户,客户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议价权受限。更关键的是,当前股价涨幅已显著偏离基本面改善节奏,存在估值与实际脱钩的风险。

正如寒武纪在风险提示中所言:“8月28日,公司收盘价为1587.91元/股,相较于2025年7月28日收盘价上涨133.86%,公司股价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简单来说,寒武纪股价的暴涨暴跌,既是市场对其前期过度上涨的理性修正,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一种反应。

稳坐“股王”之位挑战不小

贵州茅台A股“股王”的地位被寒武纪短暂撼动,市场目光均聚焦于此。然而,回顾A股历史,试图挑战茅台“股王”地位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虽曾短暂触及千元股价,却鲜有能长期稳坐这一阵营的案例。

寒武纪若想长期稳坐“A股第一高价股”的宝座,面临的挑战远比短期登顶更严峻。

在国际市场,英伟达芯片架构的代际领先、CUDA 生态的统治力,让其形成技术垄断与生态护城河,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IDC《2024年中国大陆数据中心AI加速卡市场排名》报告显示,英伟达凭借190万多张GPU,占据70%的份额,国产生态当中,昆仑芯凭借69279张卡,位列国产第二。

一是,英伟达通过CUDA生态构建的“软硬件协同护城河”,已形成近乎垄断的开发者粘性。数据显示,全球超过500万开发者基于CUDA进行AI应用开发,这种生态优势远非单一芯片性能所能抗衡。

二是,英伟达2025财年超百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而寒武纪上半年其研发投入达4.5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15.85%,同比下滑675.07%。两者技术投入规模形成残酷对比,而这道研发投入的鸿沟也让两家企业技术迭代速度呈指数级差异。

在国内市场,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们既需要寒武纪这样的专业芯片供应商提供备选方案,又无法抗拒自研芯片的战略诱惑,形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关系。

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寒武纪的互联网客户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8%提升至22%。例如:阿里云采购寒武纪芯片用于大模型推理和金融风控系统、腾讯也在自家的混元大模型训练中对思元690芯片进行测试。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们为了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更好地控制成本,已纷纷开启自研芯片之路。例如:百度昆仑芯已实现规模化部署,腾讯通过投资燧原科技深耕云端训练芯片领域,更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内部已启动自研芯片计划。

这意味着,寒武纪既需依赖大厂订单维持研发迭代,又可能在无形中培育潜在的竞争对象。

以百度昆仑芯为例,其已实现三代芯片产品迭代,从1代14nm工艺到3代P800的7nm工艺演进,而且2025年初成功点亮国内首个自研P800万卡集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总之,寒武纪的真正考验不在于能否偶尔触碰“股王”宝座,而在于能否在英伟达的生态垄断和互联网巨头的合围中,找到持续生存发展的空间。这场芯片战争没有终局,只有永无止境的创新竞赛。

国产AI芯片必将崛起

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背景下,国产AI芯片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寒武纪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其发展轨迹恰是这一历程的生动缩影,既承载着自主创新的希望,又面临着产业化道路上的重重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和技术主权意识觉醒,国产AI芯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

在政策层面,利好政策持续加码,资本市场也展现出高度热情。据了解,《“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以“自主可控”为核心,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攻关和产业链整合,推动国产芯片在性能、生态和应用场景上的突破。

在市场层面,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催生多样化需求,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2029年的1.34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

另一方面,国产AI芯片的崛起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一是,与英伟达为代表的国际巨头相比,国产芯片企业在专利积累、架构创新等方面存在代际差距;二是,AI芯片研发需要跨学科的顶尖人才,而国内高端芯片人才缺口大;三是,商业落地的生死考验,国内AI芯片虽在部分指标上接近国际水平,但在训练任务的连续运行稳定性、软件生态的成熟度上仍有差距,导致客户“不敢用、不愿用”。

综上所述,资本市场可以给予以寒武纪为代表的的创新企业试错空间,但最终还是要用产品说话。只有经过多个产品迭代周期,真正经历市场化检验的企业,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笑到最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中国银行... 来源:济宁新闻网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
股票行情快报:强达电路(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9月9日收盘,强达电路(301628)报收于88.01元,下跌2.74%...
中国舞蹈家协会原主席冯双白、原... 高检网9月9日消息,安徽检察机关依法对中国舞蹈家协会原主席冯双白涉嫌受贿案,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分党组书...
四川佰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四川佰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路,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
U22国足vs澳大利亚首发:王... 直播吧09月09日讯 北京时间今晚19点35分,U23亚洲杯预选赛第3轮,中国vs澳大利亚的比赛将在...
中电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拟减持... 人民财讯9月9日电,中电港(001287)9月9日晚间公告,持股7.3747%的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
中电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拟减持... 每经AI快讯,9月9日,中电港(001287.SZ)公告称,持股7.3747%的股东东国家集成电路产...
冠坤电容的 “自愈超能力”:氧...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电容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路系统的稳定性。传统电容器一旦内部介质氧化膜破损,往...
联创光电:9月9日召开董事会会... 每经AI快讯,联创光电(SH 600363,收盘价:61.61元)9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八届...
乾照光电董事火东明辞职 时代财经AI快讯,9月9日,乾照光电(300102.SZ)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6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