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猛龙纷纷过珠江,广州半导体暴涨
创始人
2025-09-08 22:06:11
0

中微公司、芯原股份的总部都在上海,它们看好广州,纷纷在广州落子,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作者:施南(抱朴财经评论员)

上周末,我本来在家休息,结果突然收到一条消息:

9月4日,芯原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简称“芯原广州”)顺利完成企业注册,正式在白云区落户注册资本人民币2340万元。

我心想,该来的果然还是来了,广州的半导体行业在加速向上,芯原广州将成为广州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全国的半导体版图都在剧烈变化

一段时间以来,广州的半导体行业不断传出各种好消息,只是非行业内人士不太关注而已,今天,我就给大家捋一捋。

01 中微公司在增城投30亿

3月26日,增城区首先报喜,涉及投资30亿:

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中微公司拿下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一宗工业用地,宣布计划长期投资30亿元。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标是建设中微公司华南总部及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面向大平板显示设备,并将延伸到大平板类微观加工技术,如智能玻璃、板级封装等新兴领域。

落地项目总规划130亩,其中一期规划用地50亩,一期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今年上半年动工,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增城人民笑了。

▲项目效果图

中微公司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

中微公司绝非等闲之辈,9月4日刚刚宣布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这些新产品涵盖了等离子体刻蚀、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公司曾多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

作为国内率先打破国外垄断的集成电路设备龙头企业,该公司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公司年复合增长率高于35%。

而且该公司的利润呈现大涨状态,正在走上坡路。

▲中微公司股价

2025年上半年,中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这家公司看中了广州,拿地投钱招人,在广州安营扎寨。

还有,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大增30.8%。

日前,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5.5亿元人民币增至约33.36亿元人民币,增幅约30.8%,同时,部分主要人员也发生变更。

注册资本增加,说明股东强烈看好。

最值得欣喜的是,广州半导体行业的账本上银子叮当作响,金光灿烂:

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8%,模拟芯片、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23.7%、68.9%。

不仅如此,今年1-7月,广州半导体相关产业还在暴涨:

显示器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和32.3%,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电路圆片、模拟芯片产量分别增长1.5倍、53.9%和18.9%。

动不动就双位数增长,甚至翻倍增长,这就是广州半导体行业的气势,挡不住。

广州转型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产值、税收、就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路长红。

02 芯原落地广州紧跟客户

广州这几年在半导体行业落子如飞,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相关龙头公司,中微公司、芯原广州并非个案。

前面讲了中微公司,现在讲讲芯原

9月在白云区落户的芯原广州是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芯原股份是业内大佬级的存在,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是国内半导体IP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IP企业。

解释一下半导体IP:

半导体IP是指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经过预先设计、验证和优化的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模块或技术组件,相当于芯片设计的“原材料”。

作为芯片设计的核心要素,半导体IP是推动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芯原股份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多个前沿领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目前,芯原股份在中国和美国设有7个设计研发中心和11个销售办公室,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0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接近90%,硕士及以上文凭的研发人员占近90%。

不是猛龙不过江,这次,猛龙芯原来了珠江,原因很简单,客户在这里,这里营商环境好,产业链齐全,来了广州更容易赚钱。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全球60%芯片应用市场在中国,而中国60%芯片应用市场在珠三角。

广州在半导体这一块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且处于珠三角的核心区域,做半导体相关产业的公司,落地广州当然是最优选择之一。

03 “一核两极多点”布局形成

广州半导体行业渐入佳境,正在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这是中微公司、芯原股份纷纷落户的重要原因。

目前,广州已初步形成以黄埔区为核心的“一核两极多点”产业布局,逐步打造全产业链以及应用市场,构建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生态。

▲广州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

大家公认的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两个领先的区域:京津冀、长三角。

2021年,广东首次喊出“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广东不但有目标,还有实际行动和资金支持:

当天,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子基金、设计子基金、生态子基金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同时,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广大融智产业集团、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正式设立。

毫无疑问,广州是打造第三极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而且成绩单很优秀:

除了前述的行业增长数据,早在去年,粤芯12英寸集成电路模拟特色工艺生产线,增芯12英寸先进MEMS传感器及特色工艺线,以及芯粤能碳化硅产线等,很大程度上补齐了广州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格局。

▲广州黄埔区的粤芯半导体生产车间

粤芯在黄埔,粤芯是广东省最早全面进入规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实现了广州自主培养集成电路制造从“0”到“1”的突破。根据规划,粤芯半导体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待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

2025年4月25日,证监会IPO辅导公示系统显示,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粤芯半导体)向广东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

在粤芯的引领带动下,截至去年年中,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集聚超 150家集成电路企业。

至于增城,2024年增芯一期通线投产,实现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新突破。

▲增芯项目一期

2025年,增城要推动增芯一期年内达产,抢占国内微流控智能传感器市场应用赛道。同时促进越海二期等重点项目动工,支持增芯二期落地建设,在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等领域形成错位发展优势。

在南沙万顷沙镇万泰路,“芯片一条街”已初具规模,芯粤能、芯聚能、晶科电子、融捷能源、联晶智能、立昇科技、南砂晶圆等集聚在一公里长的“一条街”里。

▲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

南沙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目前约两平方公里,未来有望扩展到8平方公里,2027年这个区域的产值规模计划达到500亿元。

全市的宏观层面也有好消息:

据广州市半导体协会统计,广州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营收从2018年约50亿元提高到2023年约1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19%,所以,广州2024年、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暴涨并非无根之木,而是长期深度耕耘的结果。

誓言“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广东,正在得到重要承载区之一的广州的鼎力支持。

中微公司、芯原股份的总部都在上海,它们看好广州,纷纷在广州落子,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半导体行业的新一轮大博弈、大提升开始了,广州是最重要的主阵地之一,要想继续高歌猛进,深耕广州是明智选择。相信行业巨头,相信精明的企业家,他们是市场风向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都电源:预期明年公司在北美的... 人民财讯9月8日电,南都电源(300068)9月8日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北美的数据中心终端客户多...
阳光电源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实... 每经记者|张宝莲 每经编辑|魏官红 继“易中天”之后,阳光电源(300274.SZ,股价136.9...
宸展光电:股东松堡投资拟减持不... 每经AI快讯,9月8日,宸展光电(003019.SZ)公告称,股东松堡投资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
阳光电源中标:【货物】2025...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其子公司)月9...
股票行情快报:阳光电源(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9月8日收盘,阳光电源(300274)报收于136.98元,上涨1.21...
英超7号球员身价排行榜:萨卡引... 在足球世界中,球衣号码不仅仅是标识球员的符号,更是他们在球队中地位与作用的体现。在英超联赛中,7号球...
【IPO前哨】传感芯片赛道龙头... 伴随汽车行业电动化浪潮的持续推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头部企业纷纷迎来发展机遇,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
雷曼光电(300162.SZ)... 格隆汇9月8日丨雷曼光电(300162.SZ)公布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
宸展光电披露总额6831万元的... 宸展光电8月26日披露总额6831万元的对外担保,被担保公司2家。本次担保的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