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被称为“未来电子产业基石”,指的是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性能优势,在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并网、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一前沿赛道中,江苏在该领域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国内前列,代表性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关键材料与生产设备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如今,江苏正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
无锡南京引领产业创新实践
在无锡邑文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们正在精心调试即将交付的12英寸CCP介质层刻蚀机。今年6月,这台自主研发的设备正式交付成都比亚迪半导体;7月,首台12英寸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再入比亚迪产线。
“短短一个月内,我们企业的两大核心设备相继落地交付,标志着国产装备已成功挺进12英寸半导体核心工艺圈,为车规级芯片制造装上‘中国芯’引擎。”邑文科技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刘锋自豪地表示,"我们生产的设备已被比亚迪、中国科学院、合肥晶合等知名企业和机构预订,现在下单排产已到2026年初。"
无锡的半导体产业实力不容小觑。在半导体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半导体看江苏,江苏半导体看无锡。”制作一片8寸的集成电路晶圆,不用出市,在无锡就能完成光刻、蚀刻、测试和封装等全部环节。这种全产业链能力使无锡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南京也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平台的超净厂房里,科研人员坐在电脑前操控,一台台精密仪器自动化运行。生产车间内,自动测试台正在对一片已完工的6英寸SiC晶圆进行测试,比绣花针还要细的测试探针在芯片间高速移动。
无锡邑文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南京平台在整个产业生态中处于'中间枢纽'的位置。"平台负责人宋晓峰介绍道,"我们对上游可以牵引制造设备和衬底外延材料的技术进步,对下游可以输出国产的自主芯片,推动全省乃至全国该行业重点突破和整体跃升。"
该平台重点开辟了新能源汽车电驱芯片、电网用超高压芯片新赛道,成功研制国内首款万伏级SiC MOSFET和20kV SiC IGBT,并在国际首个35kV全SiC变电站等工程中实现示范应用。
无锡和南京的蓬勃发展只是江苏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缩影。徐州天科合达产品涵盖2—8英寸导电型和半绝缘碳化硅晶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卓远半导体拥有国内目前最为先进的第一条大英寸金刚石基片研发线。江苏在该领域基础雄厚、优势明显,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均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人才、科研与资金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江苏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科研、资金构建的坚实支撑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南京大学郑有炓院士等专家在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等领域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为产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5所高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源源不断为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从学术研究到工程实践,全方位满足产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为产业创新注入鲜活力量。
科研平台的持续攻关是江苏的另一大优势。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半导体显示材料与芯片重点实验室、中电科55研究所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江苏已形成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高级知识产权经理李利哲介绍:“我们突破6英寸氮化镓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同质Micro-LED可见光通信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刷新两项世界纪录,照明、通信、显示一体化芯片完成研发,首次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完成验证。”数据同样印证了江苏的创新实力:截至2025年6月,全省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593件,授权量2448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02%和14.02%,位居全国前列。
资金支持则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提供了关键保障。2025年8月,“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在会上,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宣布未来一年内将为未来产业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贷款支持,并承诺未来三年年均贷款增速不低于20%。其推出的“农商未来贷”,面向第三代半导体等科技型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单户最高5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最长融资期限可达10年,显著缓解了创新企业的资金压力。
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 图片来源/中国江苏网
瞄准国际领先的产业高地
在2024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公布的“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上,无锡市新吴区与南京市江宁区成功入选第三代半导体领域试点。这标志着江苏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进入国家视野,获得更高层面的认可与支持。
根据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江苏将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江苏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将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为江苏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三到五年,江苏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通过高标准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全省正持续完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和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随着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5G通信等重点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智能设备的核心部件,都将装上更高效、更强劲的“江苏芯”。
文/李诗睿
资料来源: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南京大学、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新华日报、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