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电位测试桩与绝缘接头测试桩均为阴极保护系统的监测装置,两者的设计目标、监测对象、功能场景存在差异,区别在于“是否针对‘绝缘隔离场景’的特殊性进行监测”。
一、核心设计目标:“通用保护监测”vs“绝缘有效性监测”
普通阴极保护电位测试桩:目标是“监测被保护结构的‘通用保护效果’”,确保结构整体或局部处于“不腐蚀”的阴极保护区间,不针对特定“隔离部件”。
绝缘接头测试桩:目标是“专门验证‘绝缘接头/绝缘法兰’的‘绝缘有效性’” 绝缘接头的作用是将被保护结构分段,防止杂散电流窜流或保护电流流失。
二、监测对象:“被保护结构本体”vs“绝缘接头两侧结构”
普通电位测试桩:被保护结构自身,直接测量结构本体的电位,判断“该点是否被有效保护”
绝缘接头测试桩:绝缘接头两侧的两个独立结构测量 “两侧结构的电位差”,通过“电位差是否符合要求”反推“绝缘接头是否有效”;
三、核心监测功能:“单一电位测量”vs“电位差+绝缘电阻测量”
1. 普通阴极保护电位测试桩:功能单一,聚焦“保护效果”:仅围绕“被保护结构的保护电位”展开,核心功能为:测量静态电位、测量动态电位、部分桩体可辅助测量“结构对地电阻”,但核心仍为“电位是否达标”。其功能本质是“判断:该点的结构是否处于‘不腐蚀’的电位区间”。
2. 绝缘接头测试桩:功能专项,聚焦“绝缘有效性”需同时监测“绝缘接头的电绝缘性能”和“两侧结构的保护效果”,核心功能为:测量绝缘接头两侧的“电位差” 、测量绝缘接头的“绝缘电阻”,辅助功能:测量两侧结构的保护电位,兼顾普通测试桩的功能,可分别测量“绝缘接头左侧结构”和“右侧结构” 的保护电位,判断两段结构自身是否被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