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电位仪的使用需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涵盖检查准备、参数设置、运行监控及维护保养等环节,具体方法如下:
一、操作前准备
连接检查
确保参比电极、工作电极、阳极等所有电极及电源线连接正确,接线柱拧紧,插头插到位,避免短路或断路。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设备额定值(如220V±10%),并确认电源线无破损。
设备状态设置
将“手动给定”和“自动给定”旋钮逆时针调到底,根据需求将“手动/自动”开关扳至“自动”或“手动”位置。
在危险区域(如罐区)安装时,需采用防爆型整流电源。
环境与安全检查
确保设备周围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设备机壳接地良好(接地电阻<4Ω)。
操作人员需佩戴绝缘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防止触电或受伤。
二、开机与运行
接通电源
合上配电箱断路器,按下设备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应点亮。
显示屏亮起后,确认无“过流”“过热”等故障报警。
启动运行
将“停止/运行”旋钮转到“运行”位置,恒电位仪开始工作。
预热15-30分钟(确保电路稳定),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参数调节
自动模式:顺时针旋动“自动”电位器,观察电位表指示,直到达到设定值(如管道保护电位设定为-1.2V)。
手动模式:将开关扳至“手动”挡,顺时针旋动“手动”电位器,逐步增大输出电压,并测量参比电极对零位电位值以确定输出。
调节时需缓慢进行,避免参数突变对电极或设备造成损害。
工作模式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手动”或“自动”模式。
当管道受到剧烈变化的直流干扰时,应将恒电位仪设置在恒电压或恒电流工作状态,以克服恒电位状态输出滞后的缺点。
三、运行监控与记录
参数观察
定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和保护电位表的指示,确保设备无异常发热、无报警现象。
记录输出电流、输出电压、给定电位和测量电位等参数,建立历史档案。
保护电位测量
将“测量选择”开关扳到“C1”位置(或其他测量位置),此时毫伏表指示管道保护电位。
定期通过测试桩测量管道保护电位,如发现异常(如电位正于-850mV),及时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四、停机与关机
停机操作
在完成所有操作并确认无误后,将“停止/运行”旋钮转到“停止”位置。
如设备跳到“故障”状态,可按“复位”按键开关恢复运行状态;如无法恢复,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关机操作
将设备电源开关扳到“关机”位置,自动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
断开配电箱断路器,避免反电动势损坏电路。
五、维护与保养
日常清洁
定期用干燥软布擦拭设备外壳灰尘,保持设备清洁干燥。
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腐蚀性清洁剂,防止损坏设备。
部件检查与更换
定期检查电极线是否破皮、接口是否氧化,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检查参比电极电解液是否缺失,及时补充;盐桥端口若堵塞,可用热水浸泡疏通。
定期校准
每年使用标准电池(如饱和甘汞电极)或电位校准仪,验证设定电位与实际电位的误差(应<1mV),超出范围需调整内部电位基准源。
长期闲置处理
如设备长期闲置,每周开机通电一次(至少2小时),防止电解电容干涸或电路板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