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县区侨批电子档案室在梅县区档案馆一楼揭牌,标志着梅县区侨批保护迈入崭新阶段。作为科技赋能侨批保护的重要平台,该电子档案室是梅县区检察院侨批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的关键成果。梅县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唐伟中,区档案馆副馆长沈豪杰,侨务专家秦云周等出席揭牌仪式。
作为著名侨乡,梅县区拥有丰富的侨批资源。今年年初,梅县区检察院在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时,敏锐发现散落民间的侨批面临亟待抢救保护的困境,同时民间博物馆在侨批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规范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梅县区检察院迅速行动,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磋商函等方式,积极推动文化主管部门与属地政府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侨批保护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主动履职,在现有侨批资料电子化工作的基础上,以电子化采集为重要契机,成功打造并成立了梅州市档案系统内首个侨批电子档案室。据了解,该电子档案室内部设施完备,设有高清显示屏、侨文化简介展区、侨批展示柜以及涉侨实物展等区域,全方位为侨批保护与展示提供支撑。
侨务专家秦云周表示,长期以来,侨批多散落在民间,不少民众对侨批的价值和意义认知不够全面。而侨批电子档案室的设立,创新性地采用电子屏动态展示、实物展直观呈现等方式,为广大民众搭建了一个了解侨批知识、感受侨批文化的开放载体,同时也为侨批研究工作的开展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平台。
据了解,下一步梅县区检察院将继续探索涉侨司法保护的新模式,不断提升侨批保护工作的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客侨文化,让客侨文化持续传递温暖、跨越山海,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
南方+记者 杨斐君
通讯员 罗增君 彭培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