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深圳原副市长唐杰:大量的科学和产业无关,但产业的0-1一定来自科学
创始人
2025-09-01 22:07:50
0

“大量的科学实际上和产业无关,但是产业的0-1一定来自于科学。”

这是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在8月28日举办的城市竞争力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5年夏季论坛上的发言。

他通过比亚迪、大疆、华为三个案例,揭示深圳从比较优势到创新优势的核心——引入更多的科学。以下为搜狐城市整理的发言精编。

-01-

“深圳是科学发展走向创新过程中,

具有放大效应的地方”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一定是从产业转型开始。

我们做了一个图,深圳发展初期或低收入时期,特征就是模块化组装,就是“血汗工厂”;第二阶段进入模仿制造阶段,叫“山寨城市”;2015到2017年前后进入创新阶段,标志是2017年深圳在世界创新中心城市评选中排名第二。

跟这个相关的就是下面两条线显示的专利技术——在“三来一补”时期,深圳无专利技术而言;进入模仿阶段,深圳专利授权快速上升;进入创新阶段,就是陡然的折线型增长。

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北京和上海的差距从2005年开始扩大,2005年后北京迅速抛离上海,在创新当中独占鳌头。深圳在2005年后开始追赶上海,在2020前后追上上海,现在一座北京城相当于上海和深圳在核心创新专利的总量。

这是WIPO的报告,排名第二的是深圳、香港和广州创新中心,它们的专利占总比例11.2%。它和北京略有不同,北京是一个publication和专利相当均衡的城市,以科学发现第一傲视全球;深圳和东京很像,专利显著高于publication,它是科学发展走向创新过程中具有放大效应的地方,是产业创新中心。这是深圳的特征,也是深圳和北京有着极其密切合作的原因。

-02-

“大量的科学实际上和产业无关,

但是产业的0-1一定来自于科学”

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创新路径与案例,希望能够解释深圳产业创新的故事。

第一,在高端上如何转成知识创造;第二,在低端过程中,如何利用隐形积累的公益性知识,走向前端创新;第三,利用极细密的产业分工加数字化技术创新;深圳从总体上来讲,是三种创新类型构成的。

第一是比亚迪。比亚迪从低端起步,当年第一款车——F3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笑了,外观设计上就是丰田花冠车,只是尾灯装饰有点特别。但丰田没有笑,因为比亚迪F3是丰田价格的一半。丰田当年开始非常关注比亚迪,一样的车怎么比亚迪利用生产流程的改造,可以这么便宜?这款车也是中国国产车中,唯一一款单一型号卖了300万辆的车。

第二阶段,比亚迪从模仿制造逆向开发,通过材料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发动机和丰田同款发动机相比,更加轻量和高效。第三阶段,比亚迪在电池和电机技术上取得突破,进入全球前端。我们可以看到,它从跟随到并跑走到领跑,从纯工艺性走向材料性走到科学性的整个过程。

这里给各位展示一点数据——比亚迪开始做的电机转速只有6000转,世界主流电机转数1.3万到1.4万,有明显代差;10年之后,比亚迪电机转速1.5万转,世界主流电机1.8万;今年,比亚迪电机转速3.05万转,世界主流2.7万转,已经实现超越。

我们想象一下它要突破什么——电磁学原理、电磁材料、钢片电磁线软化液……这就变成了一系列前沿创新。比亚迪在过去不到20年时间里,完成了一个从低端工艺技术走向新材料引入到全面创新的过程。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比亚迪在中国200家新能源汽车当中,所占份额已经稳定占到1/3。

第二是大疆。深圳经历了二十几年“三来一补”,几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所有领域、所有环节、所有层级的零部件和元器件都可以生产。但是企业并不知道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可以做什么,大家就拿到华强北去卖。结果一个创新者逛一次华强北,采购了这些零部件,就可以装成新产品,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这样。

AI发展之后,AI的翻译耳机、翻译眼镜、智能戒指、滑雪眼镜、骑行眼镜都摆在华强北,其实大疆飞机就是这么出来的。深圳有做航模的传统,有做钓鱼竿的传统,碳纤维和航模合起来,就是无人机的框架。

深圳有大量的手机,有电池、信号传输,做大量玩具,有陀螺仪,构成了大疆的基础。加上数字技术、飞行突破技术,造就了目前为止世界最好的无人机技术。所以它是一个传统工业细分化技术和现代数字技术结合,产生的一个新领域。

第三是华为,在5G技术上的突破。大家都知道华为做交换机代理出身,后来装交换机,又自己开发交换机,最后走到世界通讯产业前沿。当年华为在4G走向世界第一之后,想要再往前迈一步,就看到了Arikan教授发表在顶刊的极化码理论。

华为花了6亿美元,前后投入11万人,在这方面产生了巨大突破。一个纯数学问题如何变成产业问题,我们看到华为大概用了两步:第一步用试错方式来做,没有最好的算法,就是大规模试错,这和当年爱迪生试了900次是一样的;另外,它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步长一定要算清楚。5G技术出现之后,深圳有了40%的5G专利,成为世界第一城。

当然,华为做的5G技术突破之后就变成5G标准,这是中国在通讯业当中第一次大规模建立世界通用的标准,这就是和国际合作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的体会就是,如何从比较优势转向创新优势,让创新领先,核心是能够引入更多的科学,能够让科学转换成产业技术。大量的科学实际上和产业无关,但是产业的0-1一定来自于科学,这是深圳目前要做的,从招商引资变成知识创造。

-03-

“它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具备,

如果不够可以在全国吸引”

在知识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深圳这个城市是很有特点的。

一是我们设计的领域是电动车、通信技术、无人机,这些领域都和ICT有密切的关系,底源技术是ICT,是数字技术;二是产业分工密切,你很少能找到一座城市,内部分工和周边城市的分工如此密切;三是多元化产业交融,深圳每走一步都会出现一个新产业融合另外的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移动通信的变化和大疆无人机的出现,都是跨产业融合的结果。

其中,多样化人才构成了深圳的创新基础。深圳从底层,从草根,从华强北走向前沿创新,跟人口结构有密切的关系。40年来,深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从5年增加到14年,这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百年的道路。中国走到OECD还有很长,但是深圳做到了。

当整体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从5年走到14年,在出现多样化产业领域的时候,它就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人力资本网络。你可以说它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具备,如果不够可以在全国吸引,所以就具备了科学家,具备具有前沿科学能力的工程师,具备熟悉科学又理解工程的企业家,然后有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功能。它有想象力做出来,也有想象力向前走。

最后就是政府。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给新技术,比如说全国新能源汽车做“十城千辆”的时候,深圳做的计划是“五年三万辆”,1.5万辆公交车、1.5万辆出租车全电动。3万辆的指标,深圳当年做的计划是360亿,最后4年半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的成长,就有这样的基础。

当然还有大规模的支持、产业基础研究的政策,包括华为,包括大疆。大疆在深圳的成长,其实没有当年做永磁铁的投入多。无人机实际上就是机器人,机器人用4V电极,就是永磁材料,深圳只花了8000万支持了核心技术,就有了新的产业。

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有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知识能够转化成产业技术,产业技术能够不断地推动更多元化、更复杂化的创新过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看起来不简简单单是补贴的产业政策,更广泛地依赖于创新政策,更广泛依赖于公共政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通联发科旗舰芯片大战一触即发... 眼看9月的旗舰大战即将打响,骁龙与天玑两大阵营的新旗舰芯片也终于浮出水面。据最新爆料,高通的下一代旗...
原创 9...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上百架无人机像蜂群一样扑向一座军事基地,现在的防空系统真的能挡得住吗?用百万美元的...
恒美光电收购三星SDI偏光片完... 9月1日,在诺延资本主导下,昊盛科技集团旗下的恒美光电与韩国三星SDI(SAMSUNG SDI CO...
股市必读:9月1日精测电子现1... 截至2025年9月1日收盘,精测电子(300567)报收于72.89元,上涨3.39%,换手率7.0...
新宙邦:公司产品深度参与半导体... 证券之星消息,新宙邦(300037)09月0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澜起科技:看好MRCD/MDB... 9月1日,澜起科技相关负责人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看好MRDIMM(多路复用双列直...
股票行情快报:西部超导(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9月1日收盘,西部超导(688122)报收于64.38元,上涨3.24%...
纳思达:控股子公司极海半导体与... 纳思达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与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苏大维格拟不超5.1亿元控股常... 9月1日,苏大维格(300331)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不超过51...
新宙邦:积极布局半导体先进封装... 证券之星消息,新宙邦(300037)09月0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