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上的战争,地平线征程千万量产背后的生态博弈
创始人
2025-08-30 19:33:30
0

2025年8月29日,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这个数字背后折射出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三重突破:技术层面完成从“能用”到“好用”的迭代,商业层面验证了本土供应链的大规模落地能力,生态层面则构建起“芯片-算法-整车”的协同创新模式。

BPU架构的“超摩尔”突围

地平线用十年时间验证了“专用计算架构”路线的正确性。与传统GPU依赖制程工艺升级不同,其BPU架构通过“算法-芯片协同设计”,在45nm至7nm工艺区间实现计算效率百倍提升。

征程6系列采用的纳什架构,通过动态执行单元、稀疏计算加速等创新,使560TOPS算力的征程6P实际能效比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这种技术路径的选择极具启示性,当全球智驾芯片陷入“算力内卷”时,地平线通过架构创新实现“算力有效利用率”的突破。博世选择征程6B开发全球摄像头平台,正是对其“每瓦有效算力”指标的认可。

数据显示,征程6系列在典型城区场景下的帧处理能耗比竞品低30%,这种“能效敏感型”设计恰恰契合了车企对成本与性能的平衡需求。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

“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的市场表现,本质上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协同能力的集中体现。不同于Mobileye的“黑盒模式”或英伟达的“标准平台”,地平线构建了更具弹性的合作生态。

一方面是车企深度参与,地平线与比亚迪、奇瑞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实现芯片功能与车型需求的精准匹配。

其次是Tier1联合创新,博世基于征程6系列同时开发L2至L4全栈方案,打破传统供应链的层级壁垒。

此外还有算法公司快速适配,通过开放工具链,支持毫末智行、Momenta等企业在同一硬件平台迭代算法。

这种“柔性生态”在成都车展得到具象化呈现,从15万元的埃安霸王龙到40万+的岚图梦想家,不同定位车型共享同一芯片架构但呈现差异化功能。地平线COO曾公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车企用同一块芯片拥有不同的智能体验”,这种理念正在重塑行业分工模式。

未来挑战:普惠之路上的三道关卡

尽管千万量产验证了商业可行性,但地平线提出“HSD三年千万目标”仍面临现实挑战。

首先是场景泛化能力,当前HSD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在极端场景下的表现尚未经历大规模验证。

随着竞争变得激烈,成本下探压力骤增,10万-20万元车型成为智驾主战场,芯片BOM成本需控制在50美元以内。而且相比特斯拉的全球数据网络,本土企业需要更高效的合规数据共享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线正通过“软硬结合”寻找突破口。其与星途ET5合作的HSD系统采用“影子模式”持续迭代算法,而征程6E通过硬件预埋支持后期OTA升级,这种“长效价值”设计或将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

总结

当智能驾驶进入“规模化竞技”阶段,竞争已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体系。中国企业的机会不在于复制特斯拉或英伟达,而在于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技术-商业双循环。正如余凯博士所言:“未来的智能汽车,芯片将不仅是计算单元,更是进化中枢。”这场由芯片驱动的产业变革,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每周股票复盘:世运电路(603...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世运电路(603920)报收于39.67元,较上周的37.4元上涨6....
每周股票复盘:航天电子(600...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航天电子(600879)报收于12.05元,较上周的11.28元上涨6...
黑天鹅突袭!这只AI芯片股,暴... 来源:证券时报 AI芯片领域再遭遇黑天鹅。 受业绩不及预期及令人失望的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影响,当地时间...
千万里程碑达成!征程芯片量产突... 近日消息,截至2025年8月,征程家族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地平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
原创 中... 中国科研团队宣布了一项突破性技术,堪称“心灵感应”通信,有望彻底改变战场电子战规则。这项技术由中国科...
全新问界M7六款配色公布;上海... 2025 年 8 月 30 日IT之家热门新闻榜单: 消息称小米 16 系列手机将原生支持诺基亚 O...
民生证券给予TCL科技推荐评级... 每经AI快讯,民生证券8月29日发布研报称,给予TCL科技(000100.SZ,最新价:4.64元)...
里程碑!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突破... 地平线征程®作为中国首款且最大规模量产的车载智能芯片,正持续领跑辅助驾驶芯片市场份额。截至2025年...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乘机抵达天... 今天(30日)傍晚,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乘机抵达天津,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阿塞拜疆是...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