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8月19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媒接连追问俄乌领导人是否可能在华会晤,发言人毛宁的回应引发国际舆论聚焦。
近期,美俄乌欧领导人密集互动后,俄乌局势出现新变化。特朗普在白宫会晤期间,搁置泽连斯基与欧盟领导人,与普京通了40分钟电话。随后德国总理默茨透露,普京同意两周内与泽连斯基会晤,地点待定,特朗普也声称在安排会晤地点。
这一系列动态让外界猜测不断,俄乌双方似乎都有了让步的迹象。俄罗斯方面表示愿意提升谈判等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不再坚持把停火作为和谈的前提,转而提出需要真正的安全保障。这样的转变,让人们看到了和谈的一丝曙光。
不过,俄乌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距离真正的总统会谈还有不小的距离。乌克兰内部,反对停火的声音就很强烈。“达芬奇之狼”等激进武装公开表示要战斗到底,这些武装与基辅当局表面上服从,实则独立性很强,还有不少支持者,这给和谈增添了变数。
俄罗斯这边也有自己的考量,他们对美欧并不信任。欧洲计划从美国购买武器继续军援乌克兰,还打算停火后以“志愿联盟”名义派兵进入乌克兰维和,这让俄罗斯觉得可能是新的陷阱,不愿意让美欧参与到俄乌和谈的进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谈地点的选择成了新的焦点。目前有三个备选地被提及,各有优劣。
中国被纳入备选并不意外。中方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秉持中立客观的立场,积极劝和促谈,还曾有促成伊朗沙特复交的经验,这样的角色让不少人觉得中国有可能成为合适的地点。对于是否会在中国举行会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不回答假设性问题,这一回应也符合中方一贯的行事风格,在事情没有明确之前,不会轻易表态。
瑞士作为传统的中立国,按说具备成为谈判地点的有利条件,过去不少国际谈判都选择在这里,而且瑞士还表示会给俄罗斯提供“豁免权”。可俄罗斯对瑞士的中立性有疑虑,因为瑞士参与过对俄制裁,还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这让俄方很难完全信任。
土耳其的优势则比较明显。俄乌之前就有在土耳其谈判的先例,而且土耳其和俄罗斯、乌克兰以及西方各国的关系都保持得不错,不偏向任何一方,这样的平衡立场不容易让任何一方产生抵触情绪,被认为是目前比较容易被各方接受的选项。
各方对中国的关注,还因为俄罗斯近期的一些动作。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在特普会和美乌欧会谈后访华,沃洛金是普京的核心团队成员,多次推动中俄合作。他的这次访问,被解读为向中方传递稳固关系的信号,也有暗示希望中国出面调解俄乌冲突的意味。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会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劝和促谈。之前普京提议让中国参与担保乌克兰的安全,中方就婉拒了,因为这可能会让中国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俄乌冲突走到现在,双方都消耗巨大。俄罗斯扛着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经济发展受到不少限制。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在轰炸中损毁严重,民众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继续僵持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和谈是必然的选择。
特朗普的推动或许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俄乌双方都有了停战的心思。只是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一直没能迈出关键一步。现在虽然有了和谈的苗头,但后续的问题还很多,真正谈成并不容易。
国际社会都在关注俄乌和谈的进展,希望双方能抓住机会,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如果各方都能秉持诚意,为和平付出努力,或许俄乌冲突真的能在今年迎来转机。
和谈地点的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各方的诚意。无论是哪个地方,只要能让俄乌双方坐下来认真谈判,朝着和平的方向努力,就是合适的。中国是否会成为最终的地点,现在还不好说,这取决于俄乌双方是否能达成共识,也取决于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时刻,中方的每一个表态都备受瞩目,国际社会也期待中国能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但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只会在尊重各方意愿的基础上,为和平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俄乌和谈的大幕即将拉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世界在等待,和平的曙光能否真正照亮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