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强的法治力量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
创始人
2025-03-22 06:40:33
0

  近日,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宗人格权纠纷案。2023年6月,求职者张先生通过大亚湾某公司三轮面试后,收到明确标注基本工资1.3万元的《录用通知书》。在按要求提交原公司离职证明、体检报告后,张先生满心期待准备入职,不料在办理入职手续当日,公司人力资源部发现其右手手指存在陈旧性伤残(系幼时鞭炮炸伤所致),当即要求其“回家等通知”,当日下午即以“不适合岗位”为由取消录用。法院依法判决,涉事企业赔偿求职者工资损失3.9万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羊城晚报》3月17日)

  我国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就业促进法更直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然而,现实中,残疾人在融入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在劳动就业上,常常遇到一道无形的“隔离墙”。比如,有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招聘广告,其中毫无掩饰地夹带“不录用残疾人”等存在歧视残疾人内容;有的企业虽然没有在招聘广告中直接表明态度,却在实际招录中“一票否决”;还有的企业为了将残疾人拒之门外,“鸡蛋里挑骨头”,随便找个很牵强的理由,就把条件符合的对象排除掉。

  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固然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更需要通过司法、执法等活动,保证这些富于善意的法律法规落地有声。回到这起劳动纠纷,法院根据法律认定用人单位在未事先告知特殊身体条件要求的情况下,对通过正常招聘流程的求职者实施差别对待、反悔拒录,构成对平等就业权的侵害,设置了醒目的司法保护红线。不仅如此,媒体报道了一些类似案例,不少身有残疾的求职者,因为法院的鼎力支持,获得了经济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残疾人不是社会的拖累,他们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保护残疾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既是对残疾求职者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更释放出依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强烈信号。面对败诉的结果,存在歧视行为的企业应当检讨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上的缺失。身有残疾的求职者也应当增强法治意识、维权意识,勇于通过诉讼等渠道争取合法权益。

  欧阳晨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二字,后续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我的首发原创,每天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
大学教师迎来降薪潮、不达标转岗... 原标题:大学教师迎来降薪潮、不达标转岗保安?将如何影响学生培养? 近日,“大学...
原创 河... 6月27日,令人期待的河北省2024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公布了。这一次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怎样...
刘伯温预言:2024年东方出圣... 原标题:刘伯温预言:2024年东方出圣人,并指出救世主的身份,是否可信? 在元...
为啥没人敢娶东北女人,得知原因... 原标题:为啥没人敢娶东北女人,得知原因泪目了!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议话题...
“龙抬头”的小知识:有啥吉祥寓...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这天起,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预示一年好兆头...
原创 四...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退休后的养老金主要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
原创 3...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很多城市只允许使用电动自行车上路,所以很多网友在后台询问,雅迪与九号电动自行车该...
原创 2... 时间来到了9月份,随着多地公布2025年新农合缴费标准,2025年新农合集中征缴期正式拉开了大幕。2...
原创 冤... 今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14Ultra与华为Pura 70 Ultra作为国产手机的两大旗舰,以其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