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互补带来共赢
创始人
2025-02-26 10:41:58
0

  近期,中国同欧盟多国展开外交互动,回顾了中欧贸易50年来的发展经验,就双方贸易合作开展理性探讨,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共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表明中欧互利合作依旧大有可为。

  中欧贸易是在市场环境下自由发展的结果,逐渐形成优势互补的稳定局面。双方长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欧盟一直是中国消费品主要进口来源地,也是中国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市场。这是双方国际分工合作的客观结果,也是各国消费者作出的自主选择。从2024年数据来看,中国对欧盟出口仍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为主。例如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中国热泵产品凭借质量好、性能可靠、选择多样等优势受到欢迎,极大满足了欧洲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

  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相反,中国还通过积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各国更好共享中国14亿多人口超大市场。在中欧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下,单单的贸易数据已不能完全反映双方贸易的利益分配格局。作为中国市场不断扩大开放的结果,很多欧企近几年逐步增加在华生产的规模与强度,更强调本土化生产以服务中国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欧洲部分商品对华出口。此外,截至2024年4月,在华欧企超三分之一的出口量返销欧洲,表面看中国拥有贸易顺差,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利润是欧方共享的。

  虽然有个别外国政客和媒体从中欧紧密的经贸联结中看到的不是共赢,而是所谓的“威胁”,鼓吹贸易失衡焦虑,罔顾双方互利共赢现实,其本质仍是难以摆脱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视角,过于夸大中欧经济竞争,忽视中欧利益交融。应该看到,中欧双方竞争并不是全产业、高烈度和无序竞争,互补性仍大于竞争性,绿色、数字等领域已成双方贸易发展的新支点。依托各自庞大的经济体量、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优势,中欧完全有机会在更高层面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相互交融。

  在全球贸易面临挑战的当下,欧盟作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体,更绕不开同中国合作。当前中国正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逐步扩大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面对经济运行挑战,中国宣布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这些重大政策举措落实,中国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欢迎欧洲企业投资兴业,开拓人工智能、绿色环保、高端装备等潜力巨大的经贸合作领域。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威胁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的今天,中欧关系50年积累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更加凸显。2025年是中欧关系的重要年份,充分利用好这一关键节点,继续发扬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精神,相信中欧之间会有更多好事发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 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