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年轻化不是一味“卡”年龄
创始人
2025-02-15 07:00:44
0

  近些年,35岁年龄红线成为很多求职者的焦虑来源之一。不少单位在招聘博士毕业生时,明确“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近日,有媒体曝光,在35岁“硬杠杠”基础上,有地方将年龄红线“前移”,甚至设置30岁、28岁等更低龄的“门槛”。

  过于严苛的年龄要求,不仅让一些优秀人才错失心仪工作机会,也可能让年轻人的学业和人生规划卷入“赶进度”的快车道。要求引进博士在28周岁以下,意味着应聘者需要在各个求学阶段“无缝衔接”,一旦在某个节点稍有耽误,便会错过年龄红线。

  按部就班、“一气呵成”的求学旅程当然不错,但如果年轻人没有遵照固定的“社会时钟”,也应该被理解和包容。比如,不少人在本科、硕士毕业后,从事若干年的具体工作,再选择读博深造。有人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后不着急走向人生的下一程,而选择体验“间隔年”。也有人因为考研二战、三战等情况,人生进度不得不放缓。

  年轻人尝试不同方向,是不断理清思路、认识自我的过程。招聘人才的年龄条件过于严苛,对于希望拥有尝试机会的年轻人并不友好。当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进行年龄计算、生怕错过最后的节点,就容易瞻前顾后,不敢轻易探索尝试。

  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具有不确定性,不少博士生会面临延迟毕业的情况。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中延期毕业者比例达到49.4%。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研究难度超预期、实验过程不顺利、与导师沟通不顺畅等主客观原因。

  谁又能说,一名勇敢向科技“无人区”进发,因“死磕”高难度课题而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的博士生,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呢?毕业时间稍晚一些,不该成为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的理由。

  用人单位希望优化人才结构无可厚非,但年轻化导向绝不是一味“卡”年龄。引进人才时,最应当关注“才能”二字,追求人才水平与岗位需求的适配度。真正善待青年人才的地方和单位,不如打磨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有真本领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任冠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