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井”卫:以手为眼守护出行安全
创始人
2025-02-07 06:26:34
0

  陈遥完成清淤作业,正在从沉淀井底部攀爬上来。通讯员 项梁/摄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位于赣东北一隅,群山环绕,县城内部地势低洼,我国西南地区前往上海的重要通道沪昆线在此穿城而过。为了方便铁路沿线居民出行,沪昆铁路玉山段沿线设置大大小小的涵洞近百处,而在每个涵洞口的排水槽交会处,都会设置一处沉淀井用于沉积泥沙和淤积物,构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段上饶路桥车间玉山路桥养修工区班长陈遥每周都要和工友们一起,在沉淀井下脏臭难闻的污水中清淤挖沙,消除安全隐患,他们笑称自己是8米深井下的“井”卫。

  沉淀井井盖两边的水泥缝隙里满是枯萎的青苔和野草,陈遥一手挥刀割草、一手清理,动作麻利。“这些都得清理干净,不然要不了多久会长得更旺盛。”

  掀开井盖,一股刺鼻的臭味立刻蹿了出来,隔着口罩也能闻到。陈遥启动一旁的通风装置,掏出氧气浓度检测仪,仔细观察浓度值,达到安全值后,才能下井作业。

  安全带套在肩上,穿过腋下,然后缠过后背,穿上连体防水裤,最后再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保障呼吸顺畅,下井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沉淀井深8米,直径不到1米,仅容1人上下攀爬。陈遥把锁扣紧紧扣在铁爬梯上,借着井口同事手电筒的光亮,低头向井底望去。

  沉淀井又深又黑,墙壁潮湿斑驳,狭窄的空间压得人喘不过气。陈遥左脚踩、右脚探,确保每一步都踩实,慢慢地从10节湿滑冰冷的爬梯爬下去。春寒料峭,沉淀井内部的气温逼近0摄氏度,下到井底,从出水口涌入的寒风带起了一阵阵腥臭味,给他来了一个结实的“下马威”。双脚刚试探着在井底踩稳,淤积物腐败产生的一个个黑色气泡就“咕嘟咕嘟”争抢着蹿上水面,臭味随之扑面而来,尽管戴着防毒面具,也令人头晕反胃。

  为了方便在井中上下攀爬和清理淤积物,作业人员要尽量穿得很单薄,避免衣物浸染污水影响作业。陈遥至今记得第一次下井的时候,他没听师傅黄学顺的劝告,穿着一件厚实的工作棉袄,上下爬了两趟,腥臭的污水洇满了衣服。忍受着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站在污水中,用手掏了几下,整个袖子就全被脏水浸湿了,他“逃命”似的爬回出井口。“污水的腥臭味,‘附’在身上,特别难受,那天洗了好几次澡,但总感觉身上还是有味道。”

  井底的泥沙长期在水流的作用下沉积挤压在一起,质地紧密。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他先是观察淤积物的数量,在确定开口位置后,陈遥握紧铁铲开始了清理。他将腰间别着的手电筒挂在铁爬梯上,对准下铲位置,再将铲面向内,沿着井壁下铲。“咔嚓、咔嚓……”铁铲和井壁碰撞的声音在逼仄的空间里回响。

  在8米深的井下,声音都“困”在陈遥的防毒面具里,和井外的同事沟通只能通过手势。如果需要放桶下井,陈遥就对着井外的同事举左手,如果需要收桶拉绳,就举右手,在井下待满半个小时需要换人时,则是挥动双手……时间长了,他们之间便有了一套默契的“手语”。

  “手感”,是每一个“井”卫挂在嘴边最多的词。大部分污水进水口都“藏”在水下,积水一多,就无法通过肉眼判断水下的淤积物情况,只能“以手代眼”,因此“手感”成了关键。为了练好“手上功夫”,陈遥经常趁着工作间隙脱下手套在浑浊的积水里用手指按压感受物体形状,再拿出水确认物体,积累脑中的“淤积物图鉴”,直到练得手指起皮泡肿,才肯作罢。

  收集淤积物的桶在井中重复上下了三四趟,沉淀井底部淤积物清理干净后,陈遥这才开始收拾工具向上攀爬。

  从沉淀井井底爬上来的陈遥浑身湿漉漉的,摘下溅满污水的防毒面具,“贪婪”地呼吸着井外的新鲜空气。师傅黄学顺连忙帮他换上提前准备好的厚衣服,端上姜茶。

  “小陈,今天辛苦了,清出来的沙子足足有3立方米。”一旁的黄学顺告诉陈遥,“堆起来都有你人高了!”

  常年“面朝污水背朝天”,在幽深黢黑的沉淀井下与淤泥污水作伴,让陈遥在工作之外对探索广阔的天地有了更大的兴趣。在沉淀井到工区的“两点一线”之外,生活中的他最喜欢爬山,比起在井下抬头仰望不足一平方米的天空,他更享受登高远眺的“一览众山小”。下班后,脱下满是污渍的工作服,陈遥就换上白色的卫衣和运动鞋,带上相机去附近拍摄大自然和玉山古城的美丽风光。目前,他的自媒体账号上已经有6万多名粉丝,“晒”的都是工作之余爬山、自驾拍到的山明水秀和红墙绿瓦。陈遥认为,尽管工作稍显枯燥,但生活仍然是多姿多彩的。

  沉淀井所在的涵洞是附近地势最低的地方,也是周边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经过这里的人流、车流密集。一旦涵洞出现大面积积水,周边居民区的住户就需要绕行至距涵洞十几公里外的通道,大大增加出行时间和安全风险。

  在陈遥看来,沉淀井多清理一分,涵洞通行就多一分保障。他总说,自己是安全的守护者,也是安全的见证人,“虽然看不见我们在井底清淤,但成为守护他们出行安全的‘幕后英雄’也很有成就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
寻迹中国|外国博主走进河池 体...   河池市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近年来,...
东帝汶留学生感受“舌尖上的河西...   来自东帝汶的留学生杰克拉已经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留学一年,活泼开朗的她对于中国美食一直十分向往...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
美国“关税讹诈”破坏世界经济稳...   美国利用关税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讹诈,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面对美国人为制造的...
特朗普关税乱拳开打 为何美国自...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   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3日正...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新华社缅甸曼德勒4月3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气象和水文局3日发布报告说,截至当地时间3日8时30...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地时间4月3日上午8时,缅甸强震已致...
华为、腾讯、招商局....大湾...   从“孔雀东南飞”到“百万英才汇南粤”  今天的广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重视人才、渴求人才...